第770章 来自地狱的催命符

柳如烟的悲哀,在朱雄英看来,更像是一种背叛。怒火,在他胸腔中翻滚,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贱人!你敢拦朕?!”他咆哮着,剑势更加凌厉,直逼柳如烟的咽喉。

柳如烟闭上了眼,仿佛已经接受了死亡的降临。然而,预料之中的疼痛并没有到来。她缓缓睁开双眼,只见朱标挡在了她的身前,朱雄英的剑尖,停留在朱标的胸膛前不足一寸的地方。

“父皇,”朱标的声音虚弱却坚定,“儿臣求您,放下屠刀吧。”

朱雄英的剑,颤抖着。他看着眼前这个为了保护一个女人,不惜用自己的性命来阻挡他的儿子,心中翻涌的怒火,竟然渐渐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标儿……”朱雄英的声音嘶哑,“你……真的要为了这个女人,背叛朕吗?”

朱标惨然一笑,“儿臣并非背叛,只是…不愿再看到杀戮。”

柳如烟此时开口道:“陛下,您曾经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如今却为了一个皇位,要手刃自己的骨肉,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这…真的是您想要的吗?”

她的声音,如同一根尖锐的刺,狠狠地扎进了朱雄英的心脏。他环顾四周,曾经忠心耿耿的将士,如今一个个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他最疼爱的儿子,用身体挡在他面前,保护着曾经被他宠爱的妃子。而他,却像一个疯子一样,挥舞着手中的剑,想要杀死他们。

朱雄英颓然地垂下了手中的剑。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再也鼓不起来。

“朕…输了。”他无力地吐出这三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朱标扶住摇摇欲坠的朱雄英,眼中满是痛惜,“父皇,您没有输,只是…累了。”

朱雄英闭上眼睛,两行浊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缓缓流下。他知道,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他输给了时间,输给了人心,也输给了他自己。

柳如烟轻轻地叹了口气,上前扶住朱雄英的另一边,“陛下,走吧,我们回宫。”

朱雄英没有说话,任由朱标和柳如烟搀扶着,一步一步地离开了这个曾经让他叱咤风云的战场。

回到皇宫,朱雄英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三天三夜没有出来。三天后,他颁布诏书,禅位于朱允炆,自己则退居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

朱允炆登基后,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而朱雄英,则在后宫中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每日读书作画,颐养天年,仿佛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辉煌与落寞。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日,朱雄英正在花园中散步,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飞快地向他跑来。

“太上皇!大事不好!”黑衣男子气喘吁吁地说道,“燕王…燕王造·反了!”

朱雄英闻言,脸色骤变。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器重的儿子,竟然会在这个时候造·反!

“燕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朱雄英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黑衣男子说道:“燕王说…说太上皇您是被逼退位的,他要…他要为太上皇您讨回公道!”

朱雄英听到这话,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朱棣是真的为了他,还是为了他自己。

“他现在何处?”朱雄英沉声问道。

“燕王已经率领大军,攻破了济南城,正向京城逼近!”黑衣男子说道。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传朕旨意,召集所有将士,准备迎战!”朱雄英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和霸气。

他虽然已经退位,但他仍然是大明王朝的太上皇!他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一手建立的江山!

御书房里,朱雄英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眉头紧锁。

“燕王…你真的要逼朕,再次拿起屠刀吗?”他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朱雄英颓然地坐在龙椅上,龙椅的雕龙金漆依旧耀眼,却照不亮他此刻阴沉的面容。他像是老了十岁,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如今浑浊不堪,布满血丝。他紧握着扶手,指节泛白,仿佛要将这象征着皇权的椅子捏碎。

“燕王…逆子!”他咬牙切齿地吐出这几个字,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风箱。

“陛下,”老太监王忠小心翼翼地端上一杯参茶,“保重龙体啊。”

朱雄英看也没看,一把挥开,参茶洒了一地,王忠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龙体?朕还有什么龙体可言!朕一手建立的大明江山,就要毁在这个逆子手里了!”朱雄英怒吼道,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里回荡。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目光死死地盯着代表北平的红点。那里,是朱棣的大本营,也是此刻最让他心痛的地方。

“传旨,召集所有将士,朕要御驾亲征!”朱雄英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叱咤风云的年代。

王忠愣了一下,随即颤声道:“陛下,三思啊!您…您已经退位了…”

“退位?”朱雄英冷笑一声,“朕何时说过要真正退位?这天下,是朕的!谁也夺不走!”

他转身,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去,把建文帝叫来!”

建文帝朱允炆匆匆赶来,看到盛怒的朱雄英,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皇爷爷…”

朱雄英冷冷地看着他,眼中没有一丝亲情,“朕问你,这江山,你守得住吗?”

朱允炆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自幼饱读诗书,性情仁厚,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朕再问你一遍,这江山,你守得住吗?”朱雄英的声音,如同来自地狱的催命符。

朱允炆哭着摇头,“皇…皇爷爷…孙儿…孙儿无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