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统一思想,冲刺!(上)

“......”</P>

看着有些震惊的王有功,徐云想了想,继续说道:</P>

“有功同志,我记得你是魔都人吧?”</P>

王有功点了点头:</P>

“对。”</P>

接着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P>

“浦西那边的魔都,不是浦东也不是苏北哈。”</P>

徐云:</P>

“......”</P>

好吧,光听这句话就知道王有功的魔都血统很纯正了....</P>

接着徐云深吸一口气,在空气中朝王有功比划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空间,说道:</P>

“有功同志,我印象里浦西那边还有很多弄堂吧?”</P>

“据我所知,如今有不少弄堂都会把电视摆在总弄或者大院里,每次看电视的人最少都有好几十号。”</P>

“有些场地开阔的地方,人数突破一百多都是常态。”</P>

“另外类似这种情况的地方不在少数,所以这五十多万台电视可以覆盖的实际观众人数,最少都可以乘个10倍。”</P>

魔都的弄堂算是一类很有时代性的建筑,一处弄堂里通常居住着几百甚至上千号人。</P>

在眼下这个大多数家庭都还用着痰盂的年代,各大弄堂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几百人同时倒刷痰盂的震撼场景......</P>

当然了。</P>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徐云此时提及弄堂并不是为了和王有功交流刷痰盂的经验,而是想借此告诉王有功另一件事:</P>

这年头一台电视可以覆盖的观众数量,最少都是十数为计。</P>

而在他对面,王有功的瞳孔顿时微微一缩。</P>

他...或者说现场大多数学者虽然阅历丰富,但在电视这块确实陷入了一个认知有些错误的误区。</P>

这个误区出现的原因很复杂,首先与他们的阅历有关:</P>

王有功以及现场很多学者在国外都接触过电视,对于这种机器的功能并不算陌生。</P>

但他们在国外见到的电视基本上都是供个人或者家庭使用的,很少有人会跑到别人家里去蹭电视。</P>

接着他们带着这种潜意识回到了国内,三四年前被选入了221基地,由此又错过了接触华夏第一批电视的机会。</P>

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他们现在需要徐云提点才能意识到一些事情。</P>

比如说这种大家一起看...或者说蹭电视的模式。</P>

随后王有功仔细想了想,感觉徐云说的大概率是真的。</P>

虽然他没亲眼看过一群人围着电视机的场景,但他却亲眼见识过基地的电影放映。</P>

在如今这个时代,影像这玩意儿对华夏人的吸引力确实很高,基地每次露天放映电影都会吸引上百号人,甚至有些人还会爬到树上边嗑瓜子边看热闹......</P>

王有功家里的弄堂便有一处可以容纳一百多号人的大院子,如果有人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头,那画面似乎也是可以想象的......</P>

就在王有功陷入沉思的同时,徐云又开口了:</P>

“有功同志,我再和你同步一个信息吧。”</P>

“根据我们收到的数据,截止到去年十二月份,我国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是1.2台和0.003台。”</P>

“有功同志,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P>

“额......”</P>

王有功闻言连忙将心绪拉回了现实,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但很快便摇了摇头。</P>

他没有理解徐云的意思。</P>

徐云见状又提醒了一句:</P>

“有功同志,你别忘了,咱们现在距离原子弹爆炸还有八个月时间呢.....”</P>

“八个月......”</P>

这一次,王有功先是重复了一遍徐云所说的时间,旋即瞳孔骤缩!</P>

过了片刻。</P>

王有功带着有些急促的呼吸频率,激动的看向了徐云:</P>

“徐云同志,你是说组织上准备用这八个月的时间,加速生产和普及电视机?”</P>

“没错。”</P>

徐云点了点头,补充了一句:</P>

“准确来说,是针对有条件的公社和乡镇进行定点的电视推送,费用由国家承担。”</P>

说罢。</P>

徐云的脸上亦是闪过了一丝激动。</P>

实话实说。</P>

在眼下这个时代,想要商业化在乡镇的普及电视机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内欠缺足够的商业以及工业条件。</P>

要知道。</P>

这年头很多地方连电都没通呢......</P>

但另一方面。</P>

商业化的角度虽然行不通,但配给化的方案还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P>

首先是电视机的产量。</P>

早先提及过。</P>

如今国内电视机的年产量是13万台左右,保有量在五十万上下。</P>

说来也巧。</P>

上辈子徐云在写小说的时候也写过类似的数据,然后有个人便拿着一张华南理工官网的截图来抬杠了,说当时的年产量只有2000台.....</P>

这里要搞清楚一件事儿,那就是集成电路电视和晶体管电视、电子管电视是不同的概念。</P>

华南理工那张数据上记录的是晶体管电视和集成电路电视的产量,而且是寸单片的集成电路电视。</P>

这些集成电路的来源是毛熊,和真正的国内电视产量是两码事儿。</P>

包括后来哈市、魔都成立地方性电视台的时候从毛熊那边进口了200多台电视,这些实际上也是寸单片的集成电路电视。</P>

津门无线电厂在很长时间内都只能生产电子管电视,当时的年产量还上过了工人日报进行表彰。</P>

后来徐云还主动给了正确数据的参考来源,结果没想到那人就莫名其妙就破防了,徐云黑粉喜+1......</P>

还是那句话。</P>

现在有很多资料是开放式的,可能你百度一下顺手一截就能搞定,但去‘纠正’别人的时候好歹把基本概念搞清楚吧?</P>

概念都分不清就吃了枪药似的胡乱杠一通,解释了以后自己感觉没面子就破防了,这特喵的让被杠的人找谁说理去......</P>

更别说这年头的产量有13万台,其实并不能代表每年都会增加13万的用户。</P>

这里的产量有相当部分会用于用户的迭代和维修更换——尤其是后者,这年头电视的故障率其实是很高的。</P>

另外扣除掉体制内领导配给、部队配给后,流通到社会上的就更少了。</P>

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电视机的年产量甚至达到了1.96亿台,差四百万就破2亿了——这可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但你能说全国每年增加两亿个电视用户?</P>

还是那句话。</P>

华夏的人口基数在全球都数一数二,很多你觉得夸张甚至反认知的数据,在这种人口的加持下其实是完全合理的。</P>

视线再回归现实。</P>

年产量13万,这个产量其实并非津门无线电厂可以达到的最大值。</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