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824章 姑姑说教

吹响黄鹂哨后,不出片刻便有摇风兄弟找过来,跟着他们一路走街过巷,很快便来到一处偏僻的深巷酒馆里。

尚未走进酒馆,韩昭便闻到深巷酒香带血腥,一股似有若无的愁云笼罩其中,让他眉头一皱。

晋入太初第四境后,对于周边的感知似乎更敏感了些。

“公子来了。”

“参见殿下。”

撩开帘子的一霎,酒馆里的人接连起身见礼。

韩昭一眼望去没几个认识的,好在是王秋霞赵露思皆在此,甚至连薛松也都从头到脚的裹着纱布站在沙盘边上。

“怎么了,人这么齐?”

“公子来得正好,凤梧山那边……”

人群中,有谁机敏的抢答。

韩昭挪眼看去,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

少年身上穿着华衣,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公子,衣服上绣着祥云青山,山间一金戈倒钩,是南海渔宗。

渔宗是奉天在南海的一大骨干,而南海距沧州尚有八百里远,他们出现在这并不正常。

顾不上这许多,韩昭扫视一圈见不得王秀娘,便走到沙盘前问及薛松:“凤梧山战况危急?”

“嗯。”薛松免了许多客套,当场便以指挥棒指向沙盘:“联军借丛山暗行奇兵突袭凤梧山,杨家军刚过山就遭到埋伏,杨玉师同时遇袭,今下落不明。”

“三十万兵马现被割裂成数部困于山中,有覆灭之险。”

早先听到彩琉璃说及此事,韩昭心里便是一咯噔,毕竟杨家军完全就是由各个世家临时征调拼凑而成。

战力虽有,但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人数优势将不复存在,反而会成为累赘。

这不,丢了杨玉师这个指挥全局的统帅,三十万兵马便如无头苍蝇,瞬间战力大跌。

岂料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韩昭刚想说点什么,薛松便已经提前摇头否决,并且连续指出包围凤梧山的几个州郡:“不知何时,陶丰颁布豁免令,免除各地牢狱以充军,免除税务以征兵,分别在这五个地方行第三次征召。”

“本次征召共计九万兵员,合击联军突袭之兵,共计二十五万。”

“并且,领军之人明显不俗,二十五万兵马围绕凤梧山借邻边地形排开八卦风翼阵,我部援兵若行救援,非是决战不可。”

别人说这些话不好使,但由薛松这个东都元帅说出口,韩昭便不得不慎重考虑:“荆门几位都在凤梧山吗?”

“都在,否则杨家军早已溃散。”薛松点点头。

然后酒馆里就静默下来。

正是因为荆门大将都在凤梧山协助领兵,所以杨家军才不会被联军奇兵一击溃散,但也因此使得局势更加微妙。

杨家军战力不高,但人数众多,且有荆门大将被围其中。

几乎所有奉天都知晓,荆门大将就是大隋仅存的将门传人,他们和杨玉师一样,自幼便以光复大隋为己任,并牢记使命传承着行兵打仗的那一套。

说白了就是战时最宝贝的存在。

现如今他们被围在凤梧山,别说韩昭急不急,反正各位奉天早就急得火烧眉毛,就等着一道命令让他们火速驰援凤梧山。

然而,以沙场为背景,在数以万计的大型战场上,奉天的援助只是杯水车薪,若是能以斩首行动解围或许还有用,但目前来看症结并不在敌方将首。

关键还是在于,杨玉师丢了。

“玉娘可能在哪?”韩昭思量许久,不免还是跟随内心问及最记挂的那个女人:“诸位有和良策?”

这话是问所有人的,不过韩昭率先看向薛松。

奉天在此显然议战已久,薛松当即凝重着说道:“能将杨玉师击伤使其退走,说明出手者无惧万军威胁,或是军中无人可敌。”

“如果是我的话,为了把握战局不应该离太远,或许就会走灯下黑的路子,就在敌方所在州郡之中,也就是这五个地方……”

“至于破局之法。”薛松迟疑了片刻:“公子,末将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韩昭大概猜到他要讲什么,心情瞬间便沉入谷底:“讲。”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薛松有些艰难的说道:“现联军分兵于凤梧山,又行第三次征召,使其大部主力由沧州转至凤梧,但中军大帐却并未移动,陶丰还在长崎大营。”

“现如今长崎大营守军不过十五万,如果召回燕南军联合第九玄军,再有我东都军南渡长江直指沧州,必将其一战击溃,或可生擒陶丰。”

“若能擒住陶丰,玉娘之危,可解。”

“就怕她熬不了那么久……”韩昭一眼就看穿战局,也早就想到薛松所说的解法,但是杨玉师就是长在他心头上的一块肉,要他冒这么大的风险舍下杨玉师当机会,比让他自己去死还要难受一万倍。

对此,奉天众人皆沉默。

很显然,薛松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个战法。

第一个否决他的人便是王秀娘。

所以王秀娘此刻不在,是找清净地另寻方法去了。

薛松不愧为东都大元帅,他见韩昭犹豫不决,索性啪一声跪倒下来:“请公子三思,陶丰兵行凤梧山就是要在我军会师之前瓦解大隋军力,此一战若无胜果,不光我部军心不稳,公子苦心经营多年的隋军也会夭亡于摇篮中,为大隋着想,还请公子先拿沧州!”

话音才落,酒馆中便有接近半数的人半跪下来,附和请战。

如果换作别人,韩昭会以为他是想趁机舍掉杨玉师,使隋军之中只剩一名元帅,从而独大。

但是薛松不是这样的人。

在游戏里,薛松是陪着他走到最后的男人。

薛松是敢于为大隋去死的死士。

也正是因此,韩昭更加无法无视他的逼宫请战,实在是陶丰兵行险着露了极大破绽,这个破绽可能只会有一次。

“叫秀娘回来,在那之前,我再想想。”

韩昭忽然有些疲倦,于是摆了摆手让众人退下,转手再将薛松扶起来:“你且去准备,命东都军即刻南渡。”

“遵命!”薛松大喜,当即不顾伤势严重快步离去。

很快,众位奉天无声退散。

韩昭站在沙盘前看着插满旗帜的复杂局势,眼前却不断浮现出杨玉师从小到大的面庞。

她的端庄。

她的沉稳。

她的坏笑她的宠溺。

还有她深夜时分研读兵书的孤单背影,还有她自刎于韩氏宗庙的悲戚结局,于是种种情绪交错混杂,更叫心痛割裂。

韩昭偶然窒息,更有种突如其来的恼怒。

但是无能狂怒最是掉价,他很快便合上眼稳住心境,直到有只手拿住他的肩,重重的捏了一捏。

“别急,杨家军尚未败战,杨玉师尚未身死,你若先失分寸,何其可笑?何能明主?”

这声音很轻却很犀利,韩昭不用睁眼看就知道不是奉天,更不可能是王秀娘,而是作为长辈的王秋霞。

这种时候,也只有家中长辈能给他说教了。

“姑姑放心,我心里有数。”

开口说话的霎那,韩昭便像是又泄了一口气般,更加疲倦:“就是太有数了,才更加不舍。姑姑莫怪昭儿滥情,着实是玉娘秀娘从小护着我长大,我就见不得她们受苦受难……”

王秋霞作为上官鸯乐的姑姑,心里自然更记挂上官鸯乐。

不过,瞧着韩昭这一副心疼的样子,她倒是不觉厌恶。

沉吟许久后,她微微一叹:“好男儿当是如此,姑姑又怎会怪你呢?若是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家都没了,还谈什么复国?”

韩昭不知如何言语。

却听王秋霞娓娓说道:“从前吧,家里确实不待见你,只说乐儿娶你更是嫁你,堂堂公主怎能受此屈辱。但是呢,你知道你姥爷是怎么评价你的吗?”

“他啊,并未嫌弃你荒淫度日。”

“他只是烦你,说你心太急,嫌你太早离京。”

“……”

很长时间里,都是王秋霞在说。

她说及王家老主对韩昭的态度,说及王家对大隋的态度,也说及王家上下对韩昭本人的态度,甚至说到家里很多趣事,说着东洲就是韩昭的退路。

说是退路,实际也是鼓舞鼓励。

因为不论最后如何,都有东洲给他韩昭托底。

这个话一说,可比任何计谋都有用,至少韩昭心里暖暖,再次感受到被亲人护着的幸福感。

娘家人也是家人。

来自东洲霸主的照拂,无异于荒野中仙神同行,哪怕自身虚弱得只剩半口气,也无可惧。

于是韩昭渐渐收拾心情,转而问说:“陶丰分兵凤梧,这么大的动静怎会错失?”

王秋霞回忆了一番,不太确定的说道:“听薛松他们讲,派去长崎大营的斥候都死了,死无人知,疑是闹了内鬼。”

“再加上长崎大营内部日夜整军,闹得动静很大,从山里分兵出去也真是不好分辨。”

“内鬼……”韩昭眉头紧皱,随即释然。

从前只有奉天相随,多少忠肝义胆都有数,但现在重组隋军收纳了不少外人,混进来间谍其实很正常。

谍战,本就是前战的一种。

陶丰深谙兵法,自然不会少了这一环。

想通这一点,韩昭心中便越发的感到奇怪:“陶丰老怪空活了百年,调兵遣将的本事确实比我们这些小年轻强许多,但……他此次分兵着实凶险,他不可能想不到我们会直取沧州。”

“他还有后手?他还有什么倚仗?”

王秋霞噙起嘴角微微一笑:“他最大的倚仗,或许就是多疑。”

“哦?”韩昭转过头来,却见这姑姑眼里满是笑意。

王秋霞摇摇头:“这就忘了吗?姥爷说你心太急,你又是为何心急?知晓你过往的日子便不难推断,你啊,也是个多疑的人,正是因为多疑,你才能在京城活下来。”

“正是因为多疑,你才会一有机会就逃出京城,瞧瞧阿行天现在待你如何?如果你当时留在京城,她可舍得伤你?”

往事历历在目,韩昭想起来也不免唏嘘。

虽然王秋霞说得不尽然,但也有部分在理,至少当时不离京也可以安生,只是想复朝就变得有些难了。

阿行天会把龙唐皇位禅让给他。

但那是龙唐,不是大隋。

龙唐已病入膏肓,顺势继位也只是接过烂摊子而已,不得长久。

不过这些事和王秋霞说了也没用,无需解释。

王秋霞也没有就此事多提,转过头她便说道:“前有诸葛对司马使用空城计,赌的就是司马生性多疑,今有陶丰大胆分兵,或许也是猜你不敢冒进。”

“但姑姑问你啊,他南岳四老可拦得住你?”

韩昭沉吟许久,摇了摇头:“有姑姑等英豪助力,拦不住我。”

王秋霞不可否置的点头:“那金元德的妖卫,你可惧?”

韩昭嗤笑,再度摇头:“他或许藏着了不得的大妖,但四老尚且杀不了我,妖卫又能如何?”

“那不就是了?”王秋霞抬手弹了韩昭一个脑崩:“领兵打仗不是你的事,冲你来的只有四老和妖卫,至于那陶丰是不是有后手,那联军是不是有援兵,交给薛松他们去判断就是了。”

“难不成封了大元帅之后,还得你去教这仗该怎么打?”

说了长篇大论,这最后一句冷不丁戳住韩昭的心头。

就像当初莺歌怪他总是冲在最前头一样,家里明明有朝小路燕南那样的悍将,有得是先锋。

现如今元帅也有两位,更有王秀娘作为军师。

凭什么还要他亲力亲为?

他凭什么干涉?

所谓术业有专攻,他一个半吊子皇子总想着面面俱到,殊不知从小到大所学兵法都不过皮毛,哪里能搬上台面打大仗?

正是因此才需要杨玉师啊,才将兵权尽数交给薛松啊!

想通这一点后,韩昭当即转过身来,冲着王秋霞深深一礼:“多谢姑姑教训,请姑姑留在沧州主持大局,为昭儿铲除四老,捉拿陶丰。”

“哦?”王秋霞似笑非笑的等待后文。

韩昭起身之际,目光坚毅的说道:“我自去凤梧,护我玉娘。”

王秋霞这方柔了目光,无比欣慰的点头。

这时,在门外等了许久的王秀娘也撩开帘子走进来,带着万般无奈的温柔说道:“一个人去可不成哦,公子妃来了会恨死我的。”

“秀娘!”韩昭一时欣喜,随即想起来王秋霞在身边,马上就有些心虚的收回来。

王秋霞莞尔轻笑,假装看不见。

王秀娘则是审时度势,也收敛着心里的情愫,温婉说道:“臣妾知公子心急,方才上宫里走了一遭,总算是请出赵雍将军。”

“有玄将护着公子,臣妾方能安心。”

说话间,她直勾勾的看着韩昭,眼中满是善解人意的温柔。

还有些幽怨。

她是不赞同薛松的打法的。

但为什么不赞同呢?

因为她知道韩昭不可能放下杨玉师。

与此同时,韩昭也读懂了她心里的担忧,索性不再顾及王秋霞在身边,径直上前将王秀娘拥进怀里:

“不愧是吾妻,你怎么说动那老顽固的?嗯?”

王秀娘依在韩昭怀里,坏坏的笑说:“臣妾跟他讲,如若凤梧山有失,以公子的脾气必将屠遍沧州。”

王秋霞当即挑眉,心想这帝王侍是真敢瞎说。

韩昭则是当场笑出声:“说得好!”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