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
李承欢于府中,撰写《三国演义》。
虽说庆帝把西厂筹建一事,交由李承欢全权负责,但李承欢根本不急。
他不急。
有的是人急。
就比如。
现在还是户部侍郎的范建。
于司南伯府。
范建多日未等到李承欢。
终于忍不住,亲自登府拜访。
殿内。
洪竹轻声细语来报。
“殿下,户部侍郎、司南伯范大人亲见。”
李承欢起身,活动了下肩膀。
“快请。”
“是。”
洪竹离开。
李承欢嘴角上提。
别看现在的范建,只是户部侍郎,但他深受庆帝信重,提任户部尚书,是迟早的事。
哪怕是现在。
现任户部尚书,也近乎虚职,一切户部工作,都由范建代理。
至于李承欢未登门司南伯府。
倒也简单。
掌握主动权!
范建这人,绝不是表面看起来这样简单,能在庆帝、陈萍萍、满朝文武中牟取平衡,范建的城府,绝对奇深。
皇宫权斗。
比的就是一个耐心。
而迟早会成为西厂之主的李承欢,在这一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凡与西厂相关部门。
哪一个不担忧。
若不尽心配合李承欢,最后会被李承欢拿来开刀!
即便与庆帝是发小的范建。
也难逃于此。
很快。
范建一身官服,进了李承欢书房。
他声音醇厚,态度恭谨,行礼道。
“臣范建,见过四殿下。”
“范叔哪里话,您与父皇情同手足,我是晚辈,可受不起您的礼。”李承欢避开行礼方向,把自己的姿态放低。
同时。
指着桌上的萱纸道。
“范叔,近日我偶得灵感,正在撰写小说《三国演义》,范叔叔乃庆国大才,可否尚眼一观,指点迷津?”
范建怔了怔,内心有些愤慨。
好你个李承欢!
陛下命你建西厂。
你踏马的躲在房间里写小说?
这些天。
把他范建急的火头火燎,过分了啊!
不过碍于身份。
范建还是强忍着不阅,观看起来。
于是。
他看到一部不亚于范闲创作的《红楼梦》佳作,于权谋之道,更是甩开《红楼梦》不知道多少条街。
一观之下。
范建再也停不下来。
整个人都沉浸在《三国演义》中。
刘关张桃园结拜。
让他想起自己、陈萍萍、庆帝的曾经。
何曾相似!
范建越看越迷,甚至忘了来拜访的目的,坐在书房,将李承欢撰写的《三国演义》,全部看完。
虽然尚未完全。
但已回味无穷。
直到这时。
范建才发现,外面天色已然昏暗,顿时大惊。
“四殿下,老臣失礼了。”
“殿下作品太过惊世骇俗,让人浸入其中,回味无穷。”
“范叔过奖,可有指点?”
李承欢品了口香茶,笑问道。
范建顿时摇头。
“殿下玩笑了。”
“如此惊世作品,便是修改一字,都是对作品的不尊重,殿下学究天人,微臣自愧不如。”
闻言。
李承欢心中一动。
范建刚刚来府时,自称为“臣”。
但是在读过《三国演义》后,自称为“微臣”。
虽有一字之差。
但内涵,天壤之别!
“臣”,代表了范建不悦,只是地位失然,让他不得不这么称呼。
“微臣”,代表范建心悦诚服,至少在文学素养上,已经完全认可了李承欢。
“如此,小侄谢过范叔赞赏。”
李承欢抱了抱拳。
终于将话题引入到正轨。
“范大人,我遇刺一事,想必您也听说了。”
“陛下命我组建西厂,彻查庆国乱臣贼子。‘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八字,便是陛下赐予西厂。”
“我虽然不谙政事,却也知晓,这八字于京都百官,压力甚大,故而并未登门拜访,怕范大人误解。”
“今日,幸得范大人来府,我才能一吐心志,我之本意,与陛下相同,彻查乱臣贼子,还庆国子民安宁!”
“无关宫斗,无关权争,我只想,切切实实,为庆国万民,做些实事。”
李承欢遵遵诉说道。
这次。
他称呼的是“范大人”,显然是以西厂督主的身份,与范建对话。
而范建。
也是听得骇然。
短短几句话。
他便能判断出,眼前的四皇子李承欢,城府不亚于他!
结合今日拜访。
李承欢邀请他读《三国演义》。
一切。
都在李承欢的计划中!
四皇子,绝非等闲!
范建内心一颤,看着眼前风华绝代的少年郎,仿佛看到年轻时的庆帝一般。
皆有潜龙之姿!
位极人臣。
范建直觉非常敏锐,他能感觉到,相比于太子、二皇子。
四皇子李承欢,给他的潜龙之感最足!
胸有沟壑。
步步为营。
若再真如他所言,想为“庆国万民,做些实事”。
那以西厂为开端。
李承欢的夺嫡之路,即将开启!
如此念头,转瞬即逝。
不由自主的。
范建的声音中,竟然真的带了些恭敬。
“殿下心怀万民,实乃庆国子民之福!”
“若殿下不弃,西厂建立一事,微臣愿主动请缨。”
“如此,便劳烦范叔了!”
房间内。
一老一少两人,各怀心思。
西厂建立,快速推进。
————
————
PS:求鲜花、月票
评价票、评论、打赏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