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十一月中。

曹操亲率主力回师解围下邳。

张辽、孙辅与之战,不利,退至夏丘。

后,渡淮回到南岸。

十一月底。

齐军万余人取道临邑,渡过大河。

皇甫坚寿将兵五千,大破齐军。

姜叙筑长围,绝平原外援。而后,分诸军驻扎于大河沿岸诸津。

同时,赵衢及冀州守备军,驻白马、卫国。

至此,平原城彻底成为孤城。

外无援军,又有周军长围,即便是突围也已经难如登天。

夏侯渊已成困兽。

十二月。

刚刚从下邳回到昌邑的曹操,再度率军出发,进驻高唐。

曹操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救援夏侯渊。

但冀州的周军主力虽然渡不了大河,可曹操想要突破沿河诸防,也没那么简单。

而且,就算是突破了大河防线,来到平原城下又能如何?

平原城周不过十八里,而姜叙所作长围周三十七里之余,更有近六万精锐驻扎四方,营垒、埑壕分布要处。

外围还有诸军各部,只要曹操敢渡过大河,齐军就有绝对的把握将其彻底留在河北。

事实证明,曹操也不敢再冒险。

握着中军四五万精锐部队,在高唐一带,与皇甫坚寿交战十余。

几番渡过大河,意图冲入平原城,与夏侯渊取得联系。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但突击部队多者千余,少者不过百人,连平原长围都摸不到。

岁旦方过。

曹操回师昌邑,放弃了大河北岸的夏侯渊。

主要原因便是来自校事府细作的消息。

周军筑长围围困平原,八万军队分立营垒驻守四方,又掘埑壕。

可谓是飞鸟不得渡,硕鼠不得逾。

权衡一番后,只能放弃平原。

因为中原的局势也不是很妙。

在下邳遭受失利的张辽、孙辅部,再度出击,只不过目标不再是攻城略地,而是掳掠百姓。

同时,围攻义成的韩武所部,也击退了来自于睢阳方向的援军。

义成也得救!

正月下旬。

曹操来到义成城下。

韩武也解除了义成城围,与回师的张辽、孙辅所部汇合。

双方再度对峙于义成城外。

时间,似乎又回到了一年前。

但这一次的交锋,却并不如曹操预想中的那么顺利。

甚至,自己一度以为周军主将在看到自己主力来到后,会退回淮河南岸。

毕竟周军的目的是来回调动己军,消磨齐国的实力与心气。

可是,韩武没有选择主动后退。

没必要!

吴国孙贲调来的陆逊、朱桓所部已经抵达寿春休整。最多三天时间,自己麾下的兵力将达到五个军八万人左右。

且吴国陆逊虽然年轻,但军机干练,所部训练有素。朱桓部则是参与过征讨山越,又与南中军队交锋于零陵,久战沙场之军。

而齐军呢?

对面就是天下闻名的齐王,麾下为其中军。

可那又如何?

从去岁夺取义成后,齐王中军便来回奔波豫兖青徐之间。

虽连战连胜,但再精锐的士兵,那也是人。

近半年下来,不是在作战,就是在作战的途中,几个人能顶得住。

正如韩武所料,齐王中军很是疲倦。

在抵达义成城外后,便筑营休整,并没有急着进攻韩武营垒。

倒是韩武得势不饶人,每日皆遣将校引兵挑衅。

一连半月下来,齐军丝毫不敢出营交战。

曹操也没有把握,尤其是在周军援军抵达后。

对面周军的主将名叫韩武,没啥太大的名气,也没有傲人的战绩。

根据之前的校事府对周军主将的调查,韩武出身边军,当年西北羌乱时,便已跟随周朝皇帝征战凉州、关中。

后参与了洛阳之战、关东会战,周军退守关中后,出任武关都尉。

周国军改之际,积资历于军中任师帅,后升任副将。

其独自领军作战的时间,是吴王孙策去世次年,首次对战的是江东宿将程普。

不胜不败。

其后升任军将,一直驻扎于寿春。

除去久经战阵的资历外,韩武根本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

自己甚至怀疑,要不是他跟随高子明征战十几年忠心耿耿,仅凭资历根本不足以出镇一方。

也许,此人真的没啥本事呢?

也许,高子明提拔他的主要原因,就是想给军中树立个榜样呢?

纠结!

没交过手,这人也没有过啥战绩,关于其用兵习惯及思维,都没有可以考量的地方。

光靠心中的猜测,自己赌不起。

...

明武十六年,二月八日。

周、齐战于义成城外。

齐军大败。

阵斩齐大将曹洪、孙康、蔡阳及偏将、校尉十一人,齐将史涣、秦朗率部降,斩级八千余,降俘一万六千余。

义成城降。

韩武遂乘胜进逼谯县。

二月底,赵俨引汝颖众,救谯县。

韩武自此退回淮河南岸,重建寿春防线。

同时,具体战报送抵长安。

朝野大振。

高诚是着实没有想到,曹操居然会在韩武手中吃了个大亏。

支援寿春的两千羽林骑,成为韩武手中最大的底牌,也是这场会战中对齐军最致命的杀手锏。

曹操根本没有想到韩武手中还有这么一支精锐骑兵,完全没有做任何准备。

以致大败。

至于齐国唯一的一支精锐骑兵虎豹骑,这会儿应该还在跟窜入齐国腹地的国朝骁骑较劲吧。

有了这一战打底,去岁秋收后的军事作战,战果完全超出了预期。

本来想着夺取大河北岸,顺带着削弱中原四州的战争潜力。

现在大河北岸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平原城,豫兖之地深受国朝骑兵的骚扰,青徐之地先是有昌豨的响应,又有青州的起义及周军浮海攻略,后面张辽等人也是搂了一把。

仅仅不过半年而已,在这一连续的作战中,齐国目前为止损失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左右。

国朝的损失也大差不差,有三万多人。

两相比较,自己怎么都不亏。

三年疲齐!

三月,高诚再度出长安,南巡益州。

第一程就是视察正式完工的褒斜道。

这项庞大的工程,在今年总算是彻底完工了。

接下来,将是工程量更加浩大的祁山道。

如果说褒斜道的修建,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巴蜀地区的控制。那么祁山道的大修,就是为了日后的河西战略作准备了。

凉州产粮量不高,想要彻底拿下并掌控河西,粮食的运输必不可少。

而自关中运粮入陇,只有一段渭水可作水运,入陇后就只能倚靠陆运了。因为陇西地区的海拔比关中高出一大截,无法借用渭水。

所以,祁山道的大修实属无奈之举。

虽说从汉中进入祁山道的水路也断了,就因为一场地震,水路彻底无法通航。

可即便如此,那也总比把粮食从汉中运到关中,再往陇右运来的强啊,多多少少也省了几百里的路程呢。

再难,也得修啊。

走了一趟褒斜道后,高诚进入汉中,褒奖了汉中郡属官吏。

汉中郡上下官吏,无论是在褒斜道的修建方面,还是近些年对南阳方面的物资支援,都做的非常好。

可以说,没有汉中官吏的尽忠职守,国朝根本无力在南阳地区维持近十万的作战部队。

比如前岁及去岁的两次军事作战,关中、并州囤积的粮秣,基本上都用在了冀州、洛阳方面。

南阳方面,全靠汉中以及汉水。

离开汉中时,已经四月份了,天气开始炎热。

过剑阁时,高诚仰望着眼前的雄关,不由感慨。

抵达成都后,益州布政使任岐早已收拾好了行宫。

在成都视察了益州布政使司的工作后,高诚马不停蹄的赶往汶江县。

间隔了将近两年,虽说来的很晚了,但自己也没有办法。

汶江地震发生时,国朝对幽州的军事行动已经提上日程,正处于调运粮秣阶段。后续,率先开始了对鲜卑各部的作战。

紧接着便是攻略幽州。

在国家军事战略规划面前,汶江地震显然要往后排一排了。

以前的汶江道,只有一座小小的邑寨,汉民不过八百户。

而现在的汶江县,已经有了夯土墙,虽然不高,但城邑的规划非常大。邑中户口,也超过了两千户。

大多数都是归化的汉民。

前年的汶江地震到底有多少人伤亡,至今都没有彻底弄清楚。因为山中许多村寨,都消失不见了,零散户就更多了。

而今,随着一场地震,国朝对于汶江县非常重视,给了整整十年的免税。反正,拢共也收不上几个钱。

要不是顾及巴东诸受灾县邑的心情,中枢府都想让汶江县一直免税下去。

因为仅仅过了一年,得到免税的汶江县就完成了从重建至两千户的恢复工作,已经超越了以前汶江口户。

而这个数据,还在持续高涨。

越来越多的山民、羌氐,从深山老林中走了出来,加入到汶江县的扩建工作中。

中枢府也在拿汶江县做试点,如果汶江县的榜样树立起来,那么日后国朝对于各地蛮夷的归化事宜,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抚慰一番汶江县官吏、百姓后,高诚仅是停留了三天,便回到成都。

再次回到成都后,高诚便举起了屠刀。

两次军事作战,巴蜀对国朝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但,这并不是那些米虫的保命符。

军粮都敢伸手,不杀还留着过年吗?

要不是去岁幽冀刚刚拿下,怕吓着燕赵豪杰,自己去年就大开杀戒了。

现在缓冲期已过,燕赵豪杰们体验到了祖国妈妈的温柔,也该让他们见识下自己这个老父亲的严厉。

整整一个月的肃风行动,巴蜀各地吏治清明。

八百多颗脑袋,在热暑中散发着恶臭,熏陶着每一位巴蜀官吏。

三十八户族诛,三千二百户徙河套。

砍完脑袋后,高诚便召集各地应届学子于成都考校,三人破格提前录入太学,十三人受褒奖。

蜀中士、民皆悦。

巡视完益州,高诚南下峨嵋。

在此,召见了南中雍慎的使者,并遣使节入南中探望雍慎。

这老家伙终于得了大病...

愿病魔战胜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