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小嘉靖的谋划

第168章 小嘉靖的谋划

后面的明朝只能说是被百姓们掀翻的,就比如说闯王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将这些藩王整得很惨,但是也都比不上百姓们这么多年遭受的苦难。

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当然是皇帝的家天下,这些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点,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家天下到底能不能长久下去。

答案是否定的,人口的逐渐膨胀加上君主的质量良莠不齐,这种是没有保障的社会,运气好一点的变成君主立宪,运气差一点的也就运气差了。

说远了,回到朝廷这边来。

杨廷和的这个下跪跪的可以说是非常有分量了,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首辅,朱厚照在位的时候也都是他在和稀泥,现在看到他竟然都下跪了,自然是有一些官员感到于心不忍。

有些人是受过他的恩惠的,有些人还是他提拔上来的,现在变成这种场面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而正在远处的小嘉靖看到这一幕自然也是知道这场闹剧马上就要结束了。

没人知道现在杨廷和想的是什么,但是现在他这个首辅竟然都下跪了,所以这些前来讨薪,随便为了天才苍生的官员们自然还是退下了。buhe.org 非凡小说网

闹剧收场,小嘉靖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寝宫,然后看到刚刚自己派出去那个太监正急的团团转,毕竟是这么大的事情,他回来之后竟然没有看到皇上,这个责任他可承担不起。

现在看到皇上回来了他并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是怕皇帝责怪他,毕竟主子是没有错的,这毋庸置疑。

太监先是对小嘉靖行了个礼,刚想要说些什么,就看到小嘉靖摆了摆手,对他说到:“刚才辛苦你了,事情我都知道了,能退下吧!”

然后小嘉靖就坐在了原地,想着他该怎么办,黄锦这个时候贴心的将他外面的这一层披风给脱了,防止他太热了,毕竟寝宫里面都是有地暖这些东西的。

我国五千年气象史上,

出现过四个寒冷期,

明清时期是第四个寒冷期。

一年中有约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

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

中国从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时期。

元朝统治时间100年却发生了水灾92次、旱灾86次、雹灾69次、蝗灾61次、地震52次、风灾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

明朝从洪武到崇祯十八年期间共计自然灾害1101次。

清朝从乾隆到宣统退位的176年里面自然灾害1121次。

小冰河期严格地说是从元朝到清朝的过程。

“小冰河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所以有时候也不能怪统治者,天灾其实也是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清初整个中国冬天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七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

从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

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

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国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到了清初顺治十七年间一亿三千五百万。

而现在刚好是小冰河时期准备开始的时候,虽然没有之后那么严重,但是就年前的北方出现灾害也就表明了小冰河时期好像已经开始发威了。

小嘉靖在暖和的寝宫里面走来走去,然后想了想,对着黄锦说到:“马上请袁师傅还有范师傅来一趟!”

说完之后嘉靖又想了想,然后说到:“注意一下,用暖轿去接,别让二位师傅着凉了!”

黄锦听完之后连连称是,他知道他主子现在有一些想法了,毕竟作为一个皇帝,竟然被杨廷和压了这么久,他都替他的主子感到委屈。

袁宗皋这边自然是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毕竟他也是礼部的侍郎,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官,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而范进这边却是一无所知,他还在乐呵乐呵的过年呢!

前些年都是在军营里面过的,现在在这个地方过不得不说另有一番风味,范进并没有什么渠道知道京城的官员们跑去闹事去了。

他在朝廷现在也只有袁宗皋,还有他的老师周进这边有联系。

周进这边他打算过了年之后肯定是要去一趟的,毕竟周进不管是以前那个范进还是现在的他,都算得上是他的贵人。

他也要懂得知恩图报的。范进也是很多天没有进宫了。自从他回来之后去了一次之后,也就再也没有去过。

毕竟他还是要注意距离的。

突然就有太监找上门来了唤他进宫,他自然是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他问了问来请自己的这个公公,这个公公也表示不知道,但是对范进的讨好是必须的。

公公可没有见过皇上召见什么人竟然用暖轿召见他,让人将轿子抬到他的门口请他进宫,这个规格可是非常高的了。

至少在杨廷和这边他是没有听说过,当然,也可能是杨廷和和小嘉靖二人不合的原因,但是也是值得他敬重的人了。

范进问了太监见他也不知道小嘉靖找他干嘛,自然是心中猜测,想着小嘉靖是不是让他进宫吃饭的?

不要怀疑,真的有这种可能,因为过年期间皇宫内安设鳌山灯、扎烟火。皇帝每天都会去看,当圣驾到来时,就会燃放花炮;皇帝回寝宫时,也会放大花炮。话说朱厚照就特别喜欢,他在位时期,鳌山灯最为壮观,宫中的蜡烛全被用尽,还要到宫外去采购,景象非常壮观,宁王也是投其所好送了这个的。

宫忙碌起来,“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岁”。这一天,皇帝还会下旨,命令外戚前往昌平的各处皇陵祭祀。

同时,皇帝也会在太庙、世庙举行盛大的“祫祭”仪式。所谓“祫祭”就是将明朝列祖列宗的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面,举行合祭。正月初一的五更时分,宫中就会早起,焚香放花炮,饮用椒柏酒,吃饺子。同时还会在饺子里面偷偷包上银钱,“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

这些活动结束后,皇帝还会下旨,让外戚再次祭拜昌平的各处皇陵。皇帝则先到奉先殿、奉慈殿祭拜,然后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宫中行礼,拜贺新年。

接下来,皇帝就会来到奉天殿(也叫皇极殿,即太和殿),举行大朝会。此时,文武群臣以及四夷朝使向皇帝行庆贺礼。

凡是受过朝廷封诰的命妇也要入宫,向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行庆贺礼。不过,命妇入宫朝贺有时候会暂免。奉天殿的大朝会,场面非常壮观,无论是文武官员、外国的使者都会参与,更是凸显出皇帝的威严,以及明朝“天朝上国”的地位。

接下来,皇帝就会赐宴,不过有时候也会不赐宴,直接赏赐节庆钱。接下来,文武百官还要到文华殿,朝贺皇太子。第二天还要入宫,向在京的亲王朝贺。之后,才是官员之间的“拜年”活动。

当然范进不知道的是,今年财政穷成这样,这些都被小嘉靖和朝臣商量,将不必要的东西都取消了~!

所以结果自然不会是赐宴请他吃饭的,而是找他商量一下今天杨廷和的事情应该做什么样的打算,毕竟小嘉靖已经看不惯杨廷和很久了,这次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想要搞一搞事情。

带到将袁宗皋和范进请来之后,范进这才看见竟然袁宗皋也在,而且看了看地方和二人的脸色也不像是请来吃饭的。

小嘉靖自然是面露兴奋,而袁宗皋的脸色却是比较复杂,他可是没有想到百官们竟然会搞这些,直接向上举报内阁,这是个什么样的操作了。

然后小嘉靖和袁宗皋看见范进一脸迷茫也就给他说了今天的事情。

范进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官员直接举报内阁,范进直呼好家伙!

内阁这个明朝相当于宰相的机构,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范进想要通过科举当官?其实他直接就可以让小嘉靖给他授官,比较他多少也是一个举人。

因为他想要快点进内阁,若用《明史》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的话便是“非翰林不入内阁”。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但是从总体来看,明代阁臣绝大部分都出身于翰林官,这其中原因较为复杂,学界也尚在探究当中。与古人所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相比,明代的内阁成员确实并没有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甚至可以说毫无地方经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明代内阁的选拔制度便不合理。

首先,翰林官属于皇帝近侍之臣,甚至可能是皇帝的老师,彼此较为熟悉,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而在皇权社会,再没有比皇帝信任对执政更重要的事情了。

其次,翰林官是科举考试中的最成功者,而科举考试不管怎么讲,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所发明的最为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以此为任职资格,可以减少官僚阶层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内耗,也较容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第三,翰林官没有地方行政经验,不代表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他们长期在中枢任职,负责起草诏书等事务,熟悉文书往来和行政运作机制。

同时,因为没有太多事务缠身,足以让有心人多年学习揣摩,如杨廷和、张居正、高拱、孙承宗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还诞生了徐光启这样学贯中西、文理兼备的天才(是的,着名数学家、农学家、军事家、翻译家徐光启先生是一位翰林出身的官员)。

最后,这些翰林官们没有在地方从政,也就与地方盘根错节的势力毫无瓜葛,他们执政后又要对自己的家乡避嫌,反而能“一碗水端平”,更平衡地处理各方关系。

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明代自发生长的内阁制度,挽救了被朱元璋奇葩制度设计所坑害的王朝,使明代得以延续了两百七十六年。

结果今天有人告诉他百官集体想皇帝举报内阁,这个信息量太大了,范进老朽的脑子都差点没有反应过来。

范进坐在赐座上沉思了良久,小嘉靖和袁宗皋两人也不急,就等着范进。

范进想完之后,问到小嘉靖,不知道皇上是想。。。?

听了范进的询问,小嘉靖没有急着回答,先看了一眼袁宗皋,然后才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朝臣们不满杨阁老,朕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