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不过现在没有出什么问题就好,出了什么问题那范进觉得自己真的是难辞其咎!
而现在的范进自然是收到了朝廷的赏赐了,毕竟是上天工具的发明,只能说是非常唬人的了。
其实你能说其他人没观测到孔明灯的道理吗?不仅依然!
中国这片大地上的先民和古希腊人的思维不一样,说白了在两千多年前,只有古希腊人不像别的地方的人一样只重视技术和实用,而去注重概念和形式的,这个习惯被欧洲人有意无意的一直继承了下去。
随意举一个例子,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这里面其实就隐含着浮力定律,但为什么发现浮力定律的是阿基米德呢,因为中国古人觉得我知道这样做能得到大象的重量这就够了,至于为什么能这样用,背后的原理大抵是不深究的。
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和这个也是类似的,能用但不知为何能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先民对自然哲学感兴趣的人可能有,但比例绝对相当低,比如说杞人忧天
这个故事,有个杞国人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往下掉,就担心天也掉下来,是不是和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的故事有点相似?
然而结果是众人对他的想法表示这纯属吃饱了撑的,庸人自扰嘛!没有人觉得所有东西都往下掉是一件很有意思,值得思考的现象。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古人逻辑学和几何学也是完全落后的,我们古人最发达的就是平民的处世哲学和帝王的治世哲学,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理论大都属于此范畴(除了墨家),还有就是古人的诗词歌赋
造诣也非常高。然而谈到自然哲学的两大基础逻辑学和几何学嘛,就不尽人意了。
中国逻辑学的巅峰大概就是庄周梦蝶,惠庄的濠梁之辩和孔子的两小儿辩日了,这些逻辑辩证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与众雄辩家的辩论相比就已经是小儿科了,然而自战国以后我竟没在历史中见到过高于此几例的逻辑辩证。
再说几何学,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能正确预言日食了,古希腊人发现海面上的船出现时先看见船帆就推断出大地是个球体,没有优秀的几何学基础这些都无从谈起。
我们呢,有人提出个天圆地方猜想后就再也没有人反对甚至怀疑过。因为天文几何学的落后,明朝时我们的历法竟然预言不准农时了,还是西方传教士给矫正过来的。
再回到提问者最后两个疑似的背锅者:科举制度
和儒学。好多人都喜欢为历史错误或者历史中某一方面的落后找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找自然环境背锅的,有找政治制度背锅的,有找某一学派思想背锅的。
先不谈自然环境因为人不是动物,有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不是说你在这种环境下,就会有这种特定的思维,在那种环境下,又会有那种特定的思维。
就说认为政治制度、科举制度或者某一学派思想应该为中国科技的落后背锅这一观点吧,持这一观点的人大概忽略了是先有一群人的集体共识和思想,然后才有了相应的制度,也就是某种制度或者学派能大行其道一定是因为它有广泛的基础。
为什么官本位能大行其道?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做官治世,内圣外王。
为什么古人自然哲学不行,因为他们确实对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不感兴趣啊,我前面提到的杞人忧天就是很好的例证。
爱因斯坦在与其他人的信件中曾经说过科学研究两个最重要的方法论
一,演绎法和逻辑体系,由古希腊数学家发现,代表作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它使得严密科学成为可能。
二,实验和试错的方法,由文艺复兴时的欧洲科学家发现,典型人物如伽利略,典型着作如《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它使得实验科学成为可能。
有人也在信中曾经提问,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启蒙和发展没有发生在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古国。
对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我对科学的启蒙运动没有在古代中国发生不感到奇怪,真正令人惊奇的是,人类竟然发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了科学的体系,推动科学不断发展。
再换一个角度,任何国家先发现了科学研究的这两个方法论,那必然在科技的发展中领先一步,并且真正让科学发展出的理论作用于真实的科学研究,产生真正的科技成果并应用到生活以后,才能让其他的国家、民族或者文明意识到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然,这不可避免会造成没有发现方法论的国家在科技中会落后与最先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国家地区。
科技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业技术->日常生活->研发投入。对于科技发展落后的国家,只有真实看到科学成果作用于日常生活,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落后。
如果你觉得探索规律就是科学,那古已有之,只是未像近代西欧突飞猛进,迅速形成规模、体系。不过科学虽未成气候,技术却很辉煌,但最大的局限就是发展缓慢,日趋饱和,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手工业基于粮食丰产,基础薄弱,难长足发展,所以产业技术开发缺少持续、强劲的推动力。
第二、科举偏文取仕,甚至后来专以儒学取仕,导致学者对技术研发普遍缺乏兴趣。科举之所以对学界影响如此巨大,还是当时从业选择少,这又要归于第一点。
第三、没有形成基础学科体系,所以缺少基础理论支持,基本基于经验,或者说实验。
而科学未成气候除了前两点,还有汉字排斥扭曲的字母符号,但用之才能简洁清晰地表述定量规律,方便推导。文字适合定性描述,可定性不精确,不能推导,有碍理论发展。
但第一点最重要,因为从社会来说,利益驱动远胜思想宣传、兴趣使然,就像西欧手工业因殖民兴起后,教会火烧布鲁诺也难阻挡科技崛起,甚至最后被迫宗教改革。’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发现的原因。
而现在朝廷之中却是又出现了一件大事情,也就是皇帝的选妃!
古代皇权社会,为了保证皇室血脉延续,古代君王后宫通常嫔妃众多,甚至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之说。
那么,古代君王的后妃都是如何而来,挑选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历朝历代的选妃过程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以下简单介绍一二。
西汉以后,随着帝王宫殿规模扩大,汉武帝以后历朝后宫女子人数迅速攀升,汉武帝时便开始破千,到汉桓帝时已达五六千人,晋武帝时则开始破万,到唐玄宗时甚至达到四万人,此后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也始终维持在万人上下。
从西汉到元代期间,虽然皇帝立后相对较为谨慎,对于皇后的选拔标准较高,但在选妃方面却相对较为粗暴,当时对于皇帝私生活限制较少,宫女也有被皇帝宠幸进而获封的可能,因此几乎整个后宫都是备选嫔妃。这一时期,皇帝的妃嫔基本由两部分组成。
1、后妃大多出自勋亲官宦之家。这种婚姻同样存在一定的政治联姻因素,虽然此时没有了先秦时期的方国、诸侯国,但勋亲官宦之家和门阀贵族同样是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这些庞大的外戚往往能够帮助皇帝稳固皇位,但同时也极容易引起外戚干政现象。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例如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薄氏,便是由太皇太后薄姬自娘家挑选而来;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则是辅政大臣上官桀的孙女;
又如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出身于着名门阀贵族太原王氏,后由唐太宗许配于李治;又如宋真宗的章怀皇后潘氏,则是忠武节度使、宋代开国大将潘美第八女,由宋太宗赵光义赐婚。
当然,由于这种联姻更多只看中出身,因此在外貌等条件的筛选上条件相对宽松。例如汉桓帝刘志的皇后梁女莹,虽然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虽然“丑而短黑”,但因其乃开国功臣贾充之女,因而仍然得以立后。
2、民间选美相对较为简单粗暴。这段时期内,朝廷在需要女子充入宫廷时,便开始从民间(通常为都城附近地区)大规模选拔13岁至20岁的女子,而其核心条件往往只有一个,那便是要求必须是“良家子”,也就是要求出身清白,即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的女子。除
此之外,只需容貌清秀便可被选入宫,因而选拔规模普遍较大。
如此大规模的选拔,在史书中时常能够看到,例如《汉书·孝文窦皇后》有载“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又如《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所载“昶好打球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再如《资治通鉴》所载“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诏又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人入宫选之,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还有《晋书·后妃传》·胡贵嫔有载,“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
当然,由于选拔标准相对较宽,因此大多数女子入宫后只能充为宫女,至于能否获得皇帝宠幸,以及能否获得晋封,不仅要看先天条件,还要看个人运气,毕竟有的女子就算在皇宫生活了一辈子,也难以见到皇帝一面。
除了以上两种之外,通常还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官员百姓主动献美,例如汉武帝的生母王娡,便是被母亲送入的太子府;
又如女子因长相出众而被纳入宫中,例如唐太宗听说武则天“容止美”而将其纳入宫中;还有藩属国进献美女,例如元代时与高丽通婚,经常有高丽进献的美女充入元代宫廷。
明代时期:选拔程序完善,选拔标准严格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后宫和外戚干政,因而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因而明代后妃普遍从民间选拔,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选秀”。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皇帝纵情声色,皇帝的私生活开始受到严格约束,随意宠幸宫女的现象大规模减少,例如明神宗临幸宫女王氏,事后死活不愿承认。
因此,明代皇帝的后妃大多通过“选秀”而来,纪昀在《明懿安皇后外传》中曾详细记载了明熹宗的一次选妃过程和选拔标准。
1、初选:5000人。朝廷先派遣内监到全国选出十三岁至十六岁未婚女子五千人,初选标准相对较为宽松,除了满足“良家子”的要求之外,只要容貌端庄便可。内监在看中某家女子后,便会先付一定银钱作为聘礼,然后登记造册,令其父母在规定时间内将女儿送往京师。
2、体态检查:大规模淘汰。待选女子抵京之后,以每百人为一组,按年龄大小排序,然后进行为期三天的选拔。
第一天,由太监目测平定,高矮胖瘦略有不足者全部落选。第二天,入选者再以百人为一组,由太监负责检查五官、发、肤、颈、背,如有瑕疵当即淘汰。
第三天,再由内监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包括测量女子的手足和观察步态,对于那些腕稍短、趾稍巨,或者举止稍轻躁者加以淘汰。
3、深入考察:留五十人。待选女子通过第二关后,由年长宫女引入内宫,由稳婆将她们依次引入觅食,通过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等方式,从中筛选出三百人。
侥幸过关的女子,需要在宫中生活一个多月,然后观察她们的性情、作风、智愚以及是否贤惠,从而再选出“秀色夺人,聪慧压众”的五十人为候选妃嫔。
4、最终选拔:入选三人。最后一关,由太后或者太皇太后逐一召见这些女子,分别与其交谈,查看其言谈举止,还要考察其书法、绘画、诗词、算数等知识,从而最终选出三位最优者,其中一位立为皇后,另外两位则立为侧妃。
在如此严苛的选拔过程中,大多数女子落选后都能够返回家中,但仍有少部分会被留在宫中,充作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