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城头上。
苏野举剑朝天,豪情万丈:
“今夜,我们守住了临西城,明日,我们将继续守护燕国国土,捍卫九州安宁!”
声音如雷贯耳,传遍整个临西城。
激发了燕国大军的斗志,也让六国联军为之胆寒。
临西城之战,苏野以几千守兵,成功抵挡住了四十万六国联军的猛攻。
这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然而,苏野凭借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场的敏锐洞察力。
将这场战斗变成了九州战争史上的奇迹。
此战,苏野的英勇事迹传遍了九州大陆,让世人再次领略到了白衣苏野的威名。
燕国朝堂。
这是历史上首次,燕国能够在四十万大军压境之下。
不仅守住国土,还能反败为胜。
朝廷上下,一片欢腾,纷纷为苏野的神勇而折服。
武将们以实力为尊,苏野的一战,令他们心悦诚服。
原本有些质疑苏野的人,此刻也纷纷闭上了嘴巴,无法否认苏野的英勇与才能。
最为尴尬的,当属那日叫嚣着要交出苏野的大臣们。
如霜打的茄子,一个个无地自容。
生怕有人重提当日之事。
燕黎初更是欣喜万分。
她深知这场胜利对燕国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
更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huci.org 极品小说网
不仅彰显了燕国的国威,也让其他各国意识到。
有了苏野的燕国,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小国!
这场胜利的取得,离不开苏野。
燕黎初决定要重重地奖赏苏野,以彰显他的英勇事迹,激励全国百姓和士兵。
燕国皇宫,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进行。
宴会上,群臣祝贺,百姓欢腾一堂,共同庆祝这场前所未有的胜利。
尽管苏野仍在边境,并未出席庆功宴。
燕黎初亲自为苏野颁发勋章,表彰他的英勇事迹。
然而,在燕国的繁荣背后。
六国联军在临西城一役后,士气大损,各国间矛盾加剧,渐趋分裂。
再也组织不起如此一支气势磅礴的联军。
更为萧条的,是接连战败的楚国。
楚国。
经过接连几次的战争,经济萧条,赋税加重。
内忧外患下,百姓对女帝楚暮雪更是骂声一片。
“自从苏野离开楚国,这楚暮雪就没有做出过任何正确的选择!”
“是啊,若不是她一味的好战,楚国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这个地步。”
“比不忠不义更可怕的,是昏庸无能!”
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用词也愈发激烈。
从燕国边境撤回楚国皇城的路上,楚暮雪坐在马车中。
战败后,气急攻心的她当场昏过去。
如今醒来,却要面对百姓的指责和国家的困境。
听着外面的议论声,楚暮雪脸色阴沉如水。
她明白,国家的命运已经岌岌岌可危。
然而。
楚暮雪心中并未有任何悔意。
在她看来,这场战争的失败并非是由于她的决策失误,而是因为苏野的存在。
若是没有苏野,燕国早已沦为六国的囊中之物!
楚暮雪额角青筋直跳,愤怒不已。
仿佛看到了燕黎初站在自己面前,指着她的鼻子嘲笑:
“我还得谢谢姐姐,将苏野拱手相让。”
而那阴魂不散的苏野,站在燕黎初身旁,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仿佛在说:
“楚暮雪,你的失败,正是我的胜利。”
楚暮雪握紧拳头,心中的嫉妒和愤怒几乎要喷发出来。
她不允许自己败给燕黎初,更不能败给苏野!
楚暮雪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她要找回失去的尊严和地位。
她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她要让所有人看到,楚国并非弱者!
楚暮雪冷声下令:
“吴棋,即刻带兵返回,踏平燕国!”
命令一出,就连吴棋也愣住了。
要知道,六国联军已然分崩离析。
此刻返回,将只有楚国一支军队面对苏野那猛烈的投石器。
“陛下,楚国如今局势已如此,再战燕国,只怕会……”
吴棋犹豫地说道。
“这是命令!”
楚暮雪已经下定决心,打断吴棋的话。
吴棋无奈,只得领命下去。
想起苏野弃暗投明投奔燕黎初。
吴棋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楚暮雪并不知道,楚国皇宫内,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
楚国首辅顾清明,聚集了几位心腹官员。
在场之人,皆忠心于楚国之人。
更是楚国朝堂上位高权重之人。
正是因为对楚国一片丹心,面对楚暮雪任性妄为之举。
他们都感到无比痛心。
此次临西城一役,楚国损失惨重,国内局势动荡,百姓疲惫不堪。
若再继续征战,只怕楚国真的会走向灭亡。
“陛下此举,实在是让楚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顾清明叹息道。
“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想办法阻止这场战争。”
“首辅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一位官员焦急地问道。
“陛下不是能够接受逆耳忠言之人。”
也有官员担忧地说道。
“若是我们直接反对,只怕会惹来杀身之祸。”
苏野离去之后,楚暮雪的刚愎自用世人皆知。
已经很久无人敢于与她唱反调了。
密室之内,陷入一片寂静。
顾清明目光深邃,思虑片刻,道:
“无论如何,此事,必须有人提出。”
周围官员闻言,皆为之一振。
他们知道,阻止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顾清明分明是要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翌日,楚国朝堂。
平安归来的楚暮雪依旧一副脸色阴沉的样子,令下首众臣大气不敢出。
顾清明环顾四周,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楚国局势已如此艰难,再战燕国,只怕会落得更加被动的局面。”
顾清明语气沉重,试图劝说楚暮雪收回成命。
“为今之计,只有撤兵!”
看到老臣首辅不顾一切地站出来,仍对楚国抱有忠义之心的大臣们也坐不住了。
纷纷站出来附和:
“求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三思啊!”
很快,十数个大臣跪成一排,只求楚暮雪下令撤兵。
在场之人,无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