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平日里文人雅士一向喜欢来这里附庸风雅,俗称装逼。

不过陈长帆来这里只办三件事。

买一套文房四宝。

查询当地县志。

打听一下有关流匪之事。

购买文房四宝并不是意味着他准备在古代写书了,而是一会做促销活动要用。

花了二十文钱,买了最便宜的一套文房四宝,陈长帆一头扎进书堆里,寻找县志。

他现在急需要验证一件事情。

河水急速冰寒,河泥剧烈运动,再加之河图洛书给出天气即将大寒的预测。

似乎都与他所了解的某一个小冰河时期一一吻合。

可他仍不敢确定,这究竟是偶发的一个灾年,还是说这个时代真的迎来了小冰河时期。

所以,他想要通过翻阅县志,了解青山县几十年前的气候,由此进行进一步推论验证。

不多时,一本厚厚的县志竟真的被他翻到,他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越看脸色越是阴沉。

【大武六十三年,三茬稻谷皆丰收,风调雨顺,感念皇恩】

如今是大武九十三年,这条县志记载的便是三十年前的情景。

青山县的地理位置属于南方,那时的气候可以种植三茬稻谷,而且“皆丰收”,天气也“风调雨顺”。

可今年灾年,这一茬稻谷也难以收获上来,天气更是一日比一日寒。

陈长帆又往后翻了翻。

【大武七十一年,春大旱,新皇祈天,当日大雨倾盆,解旱情,感念皇恩】

“这是二十多年前,春天出现了旱情,说明天气已经开始变化了。”

【大武八十年,突发洪涝……】

【大武八十五年,秋风紧……】

【大武八十八年,天降暴雪,万物凋敝……】

……

越是翻阅到后面,天灾发生得越是频繁,而且关于天气的描述记载也更少。

显然是灾情严重,记录县志之人不敢写了。

以前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可以“感念皇恩”,现在皇恩也不好使了。

纵观青山县这三十年来的气候变化。

不得不说,这三十年,气候大变!

三十年前,青山县是一年可种植三茬稻谷的鱼米之乡,如今却一茬都要欠收。

便足以得出一个不太乐观的推论。

那就是这个时代,恐怕真的是迎来了小冰河时期。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为除了那些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之外,气温将持续降低,这个过程或许会持续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之久。

届时,粮食短缺,天寒地冻,就连野生动物都难以求生,那才是真正的万物凋敝。

合上县志,陈长帆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现在好容易打开的一点局面,搞不好真的要被这狗日的小冰河时期搞没了。

一点不夸张的说,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随便来一场强度不大的天灾,就能轻易夺去数百万人的性命。

他不过是这时代洪流中苦苦挣扎的一介小民,面对天灾也是无力反抗。

“幸好我还有河图洛书,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的天气变化,也算是有了一点周旋的余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