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十一年的新年大家过得似乎有些不太一样,因为今年有一件事的氛围甚至浓厚的超过了新年,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大明官报的内容倾向,明明是新年还没有过完的时候,但是报纸里关于新年相关的报导并没有多少,大量的版面说的反而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第一届华夏运动会。
作为华夏体系内的第一次体育合作项目,其本身的政事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从最上边的朱标到下面的官员都对此事非常重视,这才有新闻司对华夏运动会的大量预热宣传。
而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也对运动会抱有极大的热情,这很大原因也跟赛事运动员的选拔方式有关系。
若是搁以前这种活动那基本是跟平民不沾边的,能上场的必定是勋贵高官子弟,泥腿子还想在这么盛大的场合露脸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但是征召运动员的方式却完全摒弃了这种惯例,而是由许良亲自挂帅作为大明队队长面向全国选拔,不看任何背景和关系只看实力,只要你能通过选拔赛哪怕你是囚犯的儿子也可以让你上,但没有那个能力的话就算是皇子也不用想。
之所以这样并不仅仅只是确保公平,以能力至上这也是保证大明比赛成绩的前提。
若是在这个时候搞内部选拔,到时候成绩难看打的还不是大明和朱标的脸,大明作为宗主国又是第一届的举办国,在成绩上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朝廷上下都心如明镜,大明的成绩必须是第一,不然谁的老脸都要挂不住了!
虽然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华夏是头一回,但实际上经过漫长时间的商议筹备,赛事体系已经很成熟了。
赛制上诸国一同做了充分的商议,最终设立了几十个大项一百多个小项的比赛,所有运动员都在这些项目里角逐前三名的金银铜牌。
至于这比赛怎么办,规则怎么制定,由谁作为比赛的官方管理这些也都确定下来。
诸国共同派出人员组成了华夏运动会的组委会,诸国轮流出任组委会委员长,包括比赛的裁判也都是由诸国各自派出人员担任,整个比赛务必追求公平公正。
关于华夏运动会的赛事理念,原本诸国觉得应该是维系华夏文明内部的联系,但是许良却否决了这个方案,而是更换为文明和平的普世理念,之所以如此也是许良基于后世的预见性,华夏运动现在虽然只是华夏文明内部的体育盛会,但只要发展的好的话以后完全可以发展成世界性的体育赛事。
出于这个长远考虑,只以华夏文明叙事显然就不合适了,而是需要格局更大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
包括这次赛事其实也不仅仅只是华夏体系内的诸国来参加,大明同样邀请了遥远西方的奥斯曼国以及东罗马国派遣运动员参加,这两现在恨不得把人脑袋打成狗脑袋,如今一起被邀请过来放下干戈参加比赛,正好印证了大明和平和文明的赛事理念。
还有西域诸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也受到邀请千里迢迢来到了大明这个东方古老文明。
事实上从第一届开始,许良就已经开始为赛事的未来做准备了,把华夏赛事推向世界,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举动,这是对世界话语权和标准的争夺。
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你的东西被越多人接受,那么你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当你具备了越多这样的话语权,就相当于成为了世界的裁判,文明的发展不仅要拳头硬,软实力也同样重要。
虽然大明早在万国会议时和诸国确定华夏运动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备赛事,但是时间还是很紧,相关的体育场馆建设非常吃力,好在京城原本就有的地标性建筑工人体育馆可以作为赛事的主场馆,所以勉勉强强还是能赶上进度。
为了保证赛事的圆满成功,朝廷几乎把能想到的地方全都想到了,要的就是一个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只是这些东西都可以花钱解决,但是如何保证大明能在比赛中取得头名这却是个问题,按照理论来说大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不管是比什么都应该有足够多的人才可供使用,怎么也比李朝安南这些小国好得多,至于海外封国那就更惨了,他们的子民本就不多,基数小了那人才也就更加不够。
但是理论终究只是理论,谁也没法保证大明就一定能是第一。
于是朱标看来看去,还是选择让许良亲自挂帅督战,别人做事他是不放心的,但是许良做事他一定放心,认识许良以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许良办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