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叫绿茶过去取,等一会儿泡给娘娘喝?”

舒宁摆了摆手:“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喝吧,毕竟是你家乡的茶。”舒宁也没有喜欢茶到什么都要尝尝的程度,更别提这是宁答应从家乡带来的,喝完了就没有了,是人家家乡的味道。

不过等舒宁和宁答应说完话之后,宁答应还是派绿茶来送了点她家乡的茶叶,分别是当地的绿茶和五营的红茶和绿茶,舒宁尝了尝,的确和其他地区出产的茶叶味道有点不太一样,可能是因为土地好,再加上维度高的原因吧。

舒宁也不是白尝,她叫银枝给宁答应送去了一些六安瓜片和天池茶叶,如今她宫里最多的就是这些了,每个月基本上都是喝不完的。

和宁答应说了会儿话,绣房来人要准备除夕宫宴时穿的吉服了,这个时候再绣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这次其实是衣服已经做好,看要不要再改一改尺寸这样。

当初舒宁封嫔的时候那个吉服秋天的,如今该穿冬天的了,绣房的手艺好,舒宁将吉服穿在身上试了试,特别合身,也没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

而且衣服一上身舒宁就觉得这衣裳实在是有些太热了,可能是因为这衣裳是准备着在外头和大殿里穿的,所以里外都是毛皮,甚至于内里也是皮子的,非常防风保暖,甚至也不是很重。

舒宁记得当初她做的那个棉斗篷,也很暖和,但就是重的很,穿在身上像是凭空负重十斤一样,晚上回去的时候都觉得肩膀疼。

要说这一套吉服最不好的地方就是那个领约了,舒宁之前都不知道,从嫔位开始,就越来越正式,这个领约,居然是纯金的!

就是一整个拇指粗细的金项圈,24k纯金,甚至于说是实心的,上边还镶嵌了不少宝石,比如说是大块儿的红蓝宝石、长条青金石、以及东珠。

纯金的有多重舒宁是真的很清楚,她到现在都还在坚持着每天变点金子出来,但这个领约,真的很沉!

更别提上边的宝石和青金石了,这可是切切实实的石头啊,这个时候的嫔妃头冠不重,重的就是这个领约,压在脖子周围,舒宁的脖子都要废了。

但她不得不戴,毕竟这是规矩,而且清朝的吉服颜色都很相近,都是统一的深蓝色,身上的首饰也就是东珠数量的差别,但这种东西谁能第一眼就看出来呢?

所以领约就是这么一个区别贵妃、妃、嫔的重要特征,当然了,这个主要不是给皇上看的,皇上还不至于认错自己的女人。

这个主要是给不经常看到后宫嫔妃的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外命妇们看的。

像是舒宁,都进宫四五年了,一共也就见了两位老人家五面,每次都是过年的时候,要么跟着皇后,要么跟着贵妃给太皇太后和太后们拜年,然后再领一颗金裸子就完事儿了。

一般情况下,太皇太后只见贵妃,然后就是端嫔,有时也过去伺候她老人家,至于太后,她召见的一般是宫里的蒙古嫔妃,毕竟两个人能说蒙语,能交流起来,要是换舒宁,她只怕是连太后说什么话都不清楚,就别提交流了,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虽然说太后身边一定会有精通满蒙双语的嬷嬷充当翻译,但是和人聊个天还要等着身边的人一句一句的翻译,那就不叫说话了,也是真的累的慌。

太后虽然不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但皇上其实是很尊敬这个嫡母的,康熙十九年十月初三是太后娘娘四十岁寿诞,皇上罕见的没有参加早朝,还推掉了所有的政事,带着太子胤礽在寿康宫给太后举办寿宴。

这可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皇上本人,可是极为勤政的,自成为皇帝之后,到现在十九年,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参加早朝,除非遇上皇后驾崩这样的事情,一般是不辍朝的。

但皇上却因为太后四十岁寿诞,推了早朝,还带着太子一起尽孝,实在是十分罕见。

太后如此尊贵的身份,小小的嫔妃自然是不可能让她受累的,所以太后想不学满语就不学,要是无聊了,就召蒙古的嫔妃们说说话,回忆回忆草原的事情,反正这宫里,一定是不缺蒙古的嫔妃的。

因为永寿宫和翊坤宫相当于是前后的隔壁,舒宁请安的时候经常见到宜嫔就坐着轿子走在她的前头,金果打听消息也容易了许多。

听说宜嫔专门找了个蒙古来的嬷嬷,因为在宫里待了大半辈子,也会说满语了,来给她讲课,将蒙语怎么说,为的就是能多和太后说两句,能多看看自己的孩子,舒宁也觉得她是真的不容易。

不过舒宁还听说,宜嫔对于皇上让乌雅氏能亲自抚养胤祚的阿哥这件事特别的生气,她甚至在宫里发了好大的火。

据金果学来的,宜嫔当时是这么说的:“凭什么德嫔就能抚养胤祚阿哥,我就不能抚养胤祺?她是嫔位,我也是嫔位啊。”金果说的哀怨,说到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