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进取永安

阳朔距平乐只有不到六十里陆路。明军攻下阳朔,平乐清军惶恐不安,竟有守将派密使前来约降。

半年前,清军进取平乐何其顺利,明朝守军大多不战而退。如今时移势易,轮到明军反攻平乐,清朝守军亦不敢抵抗,争相投降。

也难怪,平乐的清军已经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广东义军蜂起,李成栋安于现状,无意增援广西;江西的金声桓与他类似,原是左良玉的部将,虽已投降满清,却把江西视为禁脔;湖广清军最强,有三顺王所率的汉军,却刚刚经历桂林之败,更不可能救援平乐。

平乐府各地守军无力抵抗明军,要么投降,要么逃走。有的人可以投降,有的人却只能逃走。

岑丹初很受触动,军队没有灵魂,就没有士气,就没有纪律,就没有战斗力。将领所求只是保全宝贵,根本不会死战。敌军一旦来临,战场形势一有变化,他们就会随时调整立场,或降或逃。

明朝恩恩侯陈邦博,满清大将屠列鳌,都是这样的人。他们都曾是平乐府的主人,却并不敢战,敌人一来,就拱手相让。陈邦博、屠列鳌的军队不堪一击,在明清军队金字塔中,大致位于最底层,相当于菜鸟。

焦琏的督标,战斗力显然在菜鸟以上。就连左协来说,各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粮食充足、纪律严明。

但是,不得不承认,督标仍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服从于统帅的个人权威,于乱世艰难求存。

什么是军队的灵魂?军队的灵魂应当包括多个方面:信仰和价值观、纪律和忠诚、团队合作和职业操守、士气和斗志、文化和传统……

闲暇时,丹初会询问士兵:为何加入督标?

士兵的回答五花八门,但不外乎以下几种:当兵吃粮、养活家眷、走投无路。偶尔会有人说,当兵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大明。

还有一个经常问及的问题:今后有何打算?

士兵的反应更加迷茫,答案大多是:争取立功,升官发财;攒钱;跟着走,走到哪是哪。

得着手准备塑造军队灵魂了。

虽说目前地位尚低,不足以独立成镇,但是,假若一切顺利,按照现在的战争节奏,丹初只需要再立下两次大功,就可以连升四级,有望跃升为马起蛟、白贵、赵兴这样的总兵官。

机会很快就来了。

八月五日,明军大举进攻平乐。清军只坚守了一天,就有守军约为内应。

七日,明军破城,清军大将屠列鳌率部突围,向贺县退去。

此次东征,贺县归广西巡按鲁可藻进攻。焦琏以鲁可藻军弱,打算派兵增援。

鲁可藻争强好胜,愿率所部三千兵马星夜追击,若力有不逮,再请焦琏派兵增援。

丹初献计道:“李自成枭雄也,兵马最盛时,号称有百万之众,一旦战败,势穷力孤,丧命于九宫山团勇之手。屠列鳌已经穷途末路,只需派轻骑数员,传檄贺县团练,就可轻松收割屠列鳌项上人头,何必亟亟于派兵征剿?”

果然,不久之后,贺县传来消息。当地土人袭击屠列鳌,枭其首,传送平乐。

焦琏大悦,自率督标坐镇平乐,分遣诸将攻略平乐府各州县。

诸将多争夺好地,又以荔浦、昭平、恭城三县最受欢迎。最后只剩一个永安州,又穷又僻,没人愿意夺取此地。

原来,永安州虽是个散州,知州从五品,但非常穷,远不如荔浦、阳朔等县。城池非常小,只有三座城门,方圆只有二里。

汉民占总人口不到三成,瑶人、侗人占七成以上。永安州离大藤峡不远,境内瑶人受大藤峡瑶侗起义影响,叛服不定,时常起义。

环城皆山,易守难攻,进攻者不便展开兵力,守城者可以依险防御。城外有小块河川平原,可以种植粮食。气候多变,秋天疟疾猖獗,潮湿多雨,雨水充沛,河川漫溢。

总之,永安州在桂东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官吏大多视如畏途。

诸将自恃功高,去永安州也捞不到好处,自然没人愿意攻占永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