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确实是两个儿子亲自做得了,不然哪能回答得那么快?
「叫上工部和户部尚书,还有傅恒和军机处的人来商议。」
皇帝吩咐着,李玉去请人,又让两人落座:「坐吧,等会大臣们过来,你们详细给他们说说。」
这是打算把差事交给两位阿哥了,大阿哥微微一笑应下,二阿哥也面露欢喜。
大臣们过来后,大阿哥跟二阿哥看了一眼,在皇帝点头后才起来侃侃而谈:「南边有盐矿,如今沿海又能晒盐,最缺盐的是西边和北边,运送就成了大问题,要是能尽快修路,就能把盐很快送到各处。西边人少,北边人更多,所以先考虑修北边的路,我和二阿哥商议后准备修一条主干道。」
北边山多的地方都绕开,能让修路轻松一些,不至于费一年半年才修一小段路,那要修到什么时候去?
大阿哥又道:「而且我们打算让这条路每一段由当地负责,谁修得越快越好就予以嘉奖。」
闻言,傅恒忍不住问道:「要是当地官员为了得到这个嘉奖,只求快不求质量,让路修完后很快无法用了,那该如何是好?」
这也是人之常情,听见有嘉许,官员们如何能不加紧修路,至于后面如何他们哪里会管呢?
另外刘统也问道:「还有一事,要是这路没问题,官员为了能尽快修好,强制底下百姓丢下农事来修路,耽误了收成,又或者奴役百姓,让他们累死在修路上,很容易引起民愤。」
大阿哥想了想,也没被问住:「既有嘉许,必然有惩罚。若是路在短时间内就坏掉不能用,当地官员必然要问责。至于奴役百姓这个,也可以发旨意明文禁止。」
刘统轻轻摇头,觉得大阿哥还是太稚嫩了一点,虽然发了明文,但是上有政条下有对策,谁知道当地官员会不会表面看着听话,私下又偷偷还敢做呢?
大阿哥就笑道:「这一点二阿哥也提了,我们商议后觉得该有一个监督员。」
刘统又想摇头,毕竟监督员这个要跟当地官员同流合污的话该怎么办?
毕竟天高皇帝远,皇帝又没千里眼顺风耳,不可能什么事都能知道。
傅恒却若有所思:「大阿哥是打算让监督员随意巡视,一明一暗?」
大阿哥连连点头:「傅大人说的正是我们所想的,监督员一个在明面上,一个在暗处,明处的并不知道暗处的监督员是谁,两边一起写摺子送上来。」
若是一样的,证明两人没说谎,若是不一样,那么必然有一个人说谎了。
皇帝挑眉,也问了一句:「要两人写得不同,又如何判断谁才是说谎的那个人?」
大阿哥就答道:「虽说臣子们对皇阿玛忠心耿耿,却也可能有别的心思,跟着监督员的侍从和侍卫都可以作为监察。」
监督员不可能一个人上路,必然有侍从和护卫在,这些人也是皇帝最好的眼线和另外一重监督员。
有双重监督员在,就不怕有人隐瞒真相了。
大阿哥又嘆气道:「要是双重监督都在说谎,除非他们所有人的口供都背得滚瓜烂熟,不然总会有破绽。」
一个人说谎还能圆过去,三个人说谎就未必齐心,不止三个人呢?
皇帝连连点头,觉得大阿哥这话确实有那么几分意思:「不错,就这样办吧。」
大阿哥说得差不多,又让二阿哥开始提起各处修路的细节:「儿臣打算让人在中间位置建造一处水泥厂,围墙能挡住视线,不叫人知道水泥的配方。又在近处,能够从南北运送到各处去。」
先在水泥厂这一处地方开始修路,然后慢慢向南北来延伸,路况好了,运送水泥也更方便。
加上这个水泥厂的位置就在正中间,去两边都不算远,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二阿哥让人展开地图,指了指中间的位置,还有这次准备修的南北主干道大致的线路:「另外,儿臣准备在这条线路上修轨道。」
也是跟地势有关系,水泥厂的位置比周围要高,那么水泥用轨道推下去,就比用人力快得多了。
皇帝有些惊讶,二阿哥这想法确实新颖。
又听二阿哥介绍准备在轨道车子上加上盖子,还能锁严实了。滑下去的时候就不怕翻了,哪怕翻了,里面的水泥也不会漏出来。
轨道比较平缓,也不容易翻车。
只是在地势高的地方能如此,下去后有些高的地方就不能用了。
不过起码有一段路能用上,就相当不错。
傅恒便问道:「回头修好路,这轨道是要拆掉吗?」
轨道原本想用铁,那就太费了,而且摩擦的时候可能会有火花,点燃地上的花花草草就麻烦了。
后来想到用木头,虽然有损耗,起码不易摩擦生火,车子装上滑轮就能一路滑下去。
工匠们手巧,很快做出模型来。
不过装上水泥后要重很多,能不能顺利滑下来还得试验一番。
皇帝看摺子是一回事,听两个儿子轮流解说是另外一回事,满意地轻轻点头;「此事就交给你们两个来做,工部和户部配合。」
工部和户部尚书连忙起身应了,两位阿哥笑眯眯的,颇有成就。
从御书房去长春宫的皇帝不由感慨:「孩子真是大了,也能为朕分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