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府书房内。
当蔡牧告知完王允之死的真相后,蔡邕就陷入了一种长久的沉默状态中。
王允是自己儿子杀的!
他全家是自己那亲家公杀的!
面对这种骤然之间,前后翻转了近三百六十度的故事走向……
哪怕蔡邕身为一代大儒,其自身的涵养再好。
此刻也是有些蚌埠住,彻底破防了。
这种情况下。
他蔡伯喈哪里还有脸提什么同朝为官一场,尽尽人事帮王家上下收尸!
恐怕他蔡邕去了。
都能把那死去的王家老小,气的全都活过来,然后向他讨命。
至于蔡牧,心里则是没有一丝负担。
王允是不是忠臣,是否忍辱负重为国除贼,这些他都不关心。
他只需要知道,王允是他的敌人就够了!
若是让他像眼前的蔡邕一般,念旧情的顾及同朝为官之谊给王家上下收尸……
抱歉,他还真做不到。
比起死去的王允,蔡牧更感兴趣的……
是父亲蔡邕此时表现的“变脸”绝技。
种种思绪跃然蔡邕的脸上,着实精彩不已。
屋内一角。
灯花噼里啪啦作响。
烛火晦暗不定间,一如蔡邕此时的心绪。
在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之后。
蔡邕沙哑的说道:“所以……”
“我儿你这是不看好未来之大汉,而看好今下之相国吗?”
“若非如此。”
“以你的智慧,是不会主动向相国告发王允谋逆之事的。”
蔡邕没问蔡牧是怎么发现王允谋逆的。
因为,随着王允既死,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追问王允是怎么露出马脚,怎么被自己儿子发现的,全然没有意义!
他现在更想知道的。
是自家儿子之所以这般做的目的和用意。
蔡邕可不相信近月来性情和行事作风发生了不小变化的儿子,会选择无缘无故的与王允为敌,没缘由的害其性命。
听到自家父亲这话……
蔡牧这才发现。
他自穿越后就没怎么深入了解的父亲蔡邕,今晚着实给了他不小的惊喜。
不但早就猜到了王允可能会与董卓反目,更由此引发出了常人不会多想的大汉是否能兴的问题。
要知道。
哪怕方今天下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暗地里还是有不少人对于大汉的前景是看好的,根本不认为四百年大汉会在朝夕之间覆灭。
父亲蔡邕既然如此问。
那么。
至少就表明一点:其曾经深思过这个问题。
若是再结合蔡邕和董卓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以阴谋论来看待蔡邕的话,就不是一个细思极恐能形容的了。
也许,父亲蔡邕早就在汉与董之间,选择了站队董卓。
但在面上。
蔡牧对于蔡邕的问询,摇头给予了否定。
“父亲!”
“儿之所以向相国告发王允,是因为儿臣从他的谋划中,看到了其诛杀相国的可行性!”
“至于您说的是不看好未来之大汉,还是看好今下之相国……”
“呵呵!”
蔡牧不屑一笑,然后道:“无论是刘姓天下,还是董卓董相国,儿都不看好!”
“大汉会灭!”
“董卓也会亡!”
“儿所做的一切……”
“不过是想趁着大汉和相国这两艘艨艟大船未触礁沉没前,尽可能的为自己谋取些利益罢了!”
说完这些,蔡牧的语句一顿。
在蔡邕骇然的表情中。
蔡牧嘴唇微张,径直将前半夜在吕布府上,其对吕布说的那些话,再度给蔡邕复述了一遍。
许久之后。
当蔡邕听完,其惊的倒吸了几口凉气。
“我儿,你可知你和奉先是在玩火自焚啊!”
“一着不慎。”
“蔡吕两家来日的下场,未必会比今日的王家好到哪里去!”
对于父亲蔡邕的劝诫,蔡牧凛然道:“那又如何?”
“父亲!”
“大丈夫生于世……”
“总归要立下一番不世功业!”
“若生不能食五鼎!”
“死,亦当五鼎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