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爷的文化传承“小课堂” 在熙熙攘攘、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社区,要是提起李大爷,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大爷大名李福生,年逾古稀,一头银发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的皱纹如同岁月镌刻的故事,藏着往昔的点点滴滴,可身形依旧硬朗,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眼里透着股子精气神,任谁见了,都得赞一句“这老爷子,有活力”。而他一手操办起来的简易教学场,更是成为社区文化传承的一方温暖小天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说起这个简易教学场的由来,还得从几年前社区的一次文化普查说起。工作人员挨家走访时发现,老街藏龙卧虎,不少老人身怀剪纸、刺绣、编织等传统手工艺绝技,可年轻一代对此却知之甚少,忙于学业、工作,鲜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这些老手艺。李大爷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在他看来,这些传统技艺承载着社区数代人的记忆,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要是在这一代失传了,那可就是千古遗憾。 李大爷当下便下定决心,要搭建一个教学场地,把这些手艺传授给年轻人。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很。社区经费有限,根本拨不出多余的钱来租场地、购置教学设备;找企业拉赞助吧,人家一听是教传统手艺这种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的事儿,纷纷婉拒。但李大爷岂是轻易会被困难打倒的人?他一拍大腿,把自家的客厅腾了出来,“没有场地,咱就自已创造场地!” 就这样,一个简易的教学场在李大爷家的客厅应运而生。说是教学场,其实就是把客厅的桌椅重新归置了一番,腾出一片相对宽敞的空地,摆上几张长条桌,再铺上一块有些陈旧却洗得干干净净的桌布。墙上挂满了李大爷多年来的剪纸、刺绣得意之作,红红绿绿的,瞬间为这小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艺术氛围。角落的柜子里,整齐地码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绣花针、彩线、剪刀、竹篾,应有尽有,都是李大爷平日里积攒下来的“宝贝”。 教学场有了,招生又是个大难题。年轻人对传统手艺兴致缺缺,觉得学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电脑、手机上。李大爷不气馁,他印了一沓沓宣传单页,上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剪纸、刺绣、编织的魅力,还附上自已亲手制作的精美样品图片。每天清晨,他就守在社区门口、学校附近,见着年轻人就递上一张单子,满脸堆笑地介绍:“孩子,来学学咱老街的手艺吧,可有意思了,既能锻炼耐心,又能传承文化。”不少年轻人一开始只是碍于面子,随手接过单子,可架不住李大爷的热情劝说,再加上宣传单确实做得吸引人,慢慢地,竟真有几个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第一堂课,李大爷教的是剪纸。为了这堂课,他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备课,把剪纸的历史渊源、风格流派查了个底朝天,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还亲手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准备当作教学范例。上课那天,几个年轻人早早地来到了教学场,有些拘谨地坐在长条桌前。李大爷笑容满面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崭新的剪刀和一叠红红火火的彩纸,先是给大家讲了剪纸在中国民间的悠久历史,从春节的窗花到婚俗中的喜字,一个个小故事听得年轻人津津有味。 “好了,理论讲得差不多了,咱们动手实操!”李大爷一声令下,大家纷纷拿起剪刀。可真动起手来,问题就来了,剪纸看着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手上功夫。有的年轻人手一抖,原本该剪成圆润弧线的地方,直接剪出个大口子;有的剪着剪着就乱了套,图案完全走形。看着大家懊恼的模样,李大爷挨个走过去,轻轻拍着他们的肩膀,耐心地说:“别着急,第一次都这样,剪纸讲究个心静,手跟着心走。”说着,他握住一个小姑娘的手,一点点地示范,剪刀在纸间轻盈地穿梭,纸屑簌簌落下,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福”字就出现在眼前,小姑娘满脸崇拜,其他人也备受鼓舞,重拾信心继续练习。 刺绣课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李大爷翻出自已压箱底的绣绷、丝线,还有几幅珍藏多年的刺绣精品,摆在桌上当作教具。他从穿针引线开始教起,纤细的绣花针在他粗糙却灵活的手中稳稳当当,丝线穿过针孔,一气呵成。“刺绣啊,最讲究针法,平针、锁针、乱针,各有各的用处,绣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李大爷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绣布上渐渐浮现出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丝线的光泽让花朵仿佛散发着真实的香气。年轻学员们看得目不转睛,纷纷模仿起来,但绣花针可不像笔,不好控制,有人不小心扎到了手,疼得直皱眉。李大爷赶紧递上创可贴,安慰道:“没事,多练练就好了,当年我学刺绣的时候,手上的针眼比蜂窝还多呢!”在李大爷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慢慢掌握了刺绣技巧,一幅幅稚嫩却用心的刺绣作品在教学场里诞生了。 编织课则充满了欢声笑语。李大爷抱出一大捆竹篾、藤条,这些都是他从乡下搜罗来的天然材料。他教大家编竹篮、织藤椅,手指熟练地穿梭在篾条间,口诀从他口中念念有词地吐出:“压一挑二,绕三穿四……”学员们跟着口诀,手忙脚乱地摆弄着篾条,不是编错了顺序,就是篾条散了架。李大爷不厌其烦地纠正,还时不时开个小玩笑,缓解紧张的气氛:“这篾条可调皮了,得拿捏住它的脾气,不然它就跟你闹别扭。”一堂课下来,虽然大家编出的成品歪歪扭扭,但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随着学员越来越多,小小的客厅教学场渐渐有些拥挤了。夏天,人多闷热,没有空调,大家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屋里没暖气,手脚都冻得冰凉。教学设备也开始捉襟见肘,彩纸、丝线不够用了,绣绷、竹篾磨损严重,换新的又要一大笔开销。李大爷的家人也开始抱怨,觉得家里成天闹哄哄的,不像个过日子的样。 面对这些难题,李大爷愁得几宿没合眼。但他还是咬咬牙,四处奔走想办法。他联系社区,争取到几台风扇,夏天好歹能吹吹风;又发动学员们自带工具、材料,资源共享;还跟学员们约定,把上课时间调整到天气相对温和的时段,避开严寒酷暑。至于家人的抱怨,李大爷耐心解释,软磨硬泡,让家人看到学员们的成长、技艺的传承,慢慢地,家人也理解并支持他了。 在李大爷的不懈努力下,简易教学场不仅没有被困难压垮,反而愈发红火。学员们学有所成后,自发组织起社区志愿服务队,逢年过节,到孤寡老人家里送上亲手制作的剪纸、刺绣作品,帮他们修缮破旧的藤椅;还走进学校、企业,开展公益教学活动,把从李大爷这儿学到的手艺传播得更远。 如今,李大爷依旧坚守在他的简易教学场,皱纹更深了,头发更白了,可眼神中的光芒却从未黯淡。他还计划着引入更多的传统技艺项目,邀请更多老艺人来讲课,让这个小小的教学场成为老街社区永不熄灭的文化火种,代代相传,照亮后人的文化传承之路。在他心里,哪怕前路崎岖,只要这简易教学场还在,社区的文化根脉就断不了,未来就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