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南方重机厂

一个小时后,秦锋开着大吉普,带着李保国,王海,李星锋,三人走在江州的小道上。

“咱们江州啊,曾经有两个机械厂。”

“一个是江州机械厂,另外一个就是南方重机厂。”

“两个厂子都是军工厂转过来的,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重机厂慢慢没落了,人员和资金都集中到了机械厂。”

“但是要说设备,这重机厂比起机械厂一点都不差。”

“用小锋你的话来说,就是市场有限,政府把订单都给了机械厂,重机厂很少有订单,半死不活的样子。”

“简单的说,江州机械厂,走供需路线,重机厂搞自主科研路线。”

李保国这么一说,李星锋就懂了。

自主科研啊,要是出成绩了还好,要是不出成绩,估计饭都吃不上。

毕竟科学家也是要吃饭的。

以前大锅饭,肚子都吃不饱,人人都忙着搞吃的,现在经济发展,自然是人人都忙着搞钱。

这种蒙头搞科研,大概率没有好日子过的。

毕竟,你可以搞科研,但是你老婆孩子得吃饭吧?

当然,国家项目的科研除外。

但老爹说的很明确了,自主科研路线。

啧啧....!!

这个所谓的南方重机厂,其实就在江州器械厂的不远处。

准确的说,江州机械厂发展的不错,厂区太大了,南方重机厂,从占地面积上看,实在太小了,估计就机械厂的一个车间大小,完全被遮挡了。

秦锋把车缓缓的停在一个破败的大门口。

为什么说破败,那门房的玻璃都是破的,而且整个大门是没有门的。

要不是牌子上还写着南方重机厂,李星锋都不敢相信就是此地。

“不是老人的话,估计没几个知道南方重机厂的。”

看到眼前的景象,李保国有些唏嘘。

王海倒是颇有兴趣。

这破败的门头和他那身破西装,相得益彰。

刚走进大门口,就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

“厂长,出来,发工资!”

“对,章厂长,半年没发工资了,说好的过年发,现在年都过完了,该发了吧!”

“对,发了工资我就辞职,我去机械厂当临时工,我七级工匠,这破厂子,我不干了,我走哪都有饭吃。”

“我也不干了,娃娃要上学,学费我都拿不出来!”

“厂长,就行行好吧,要不是家里 有老婆在外面还能赚点,我们都要饿死了,这个厂子没必要守着了。”

“对,老章,不如我们把厂里的机床和设备都卖了吧,把同志们欠的工资都给了,让大家散了吧!”

“不能卖,不能卖,这都是国家的资产啊!同志们,报告我给政府打了,拨款很快就有消息的。”

一个穿着工装的,年级和李保国相差无几的老者,被所有人围在中间,有些无力的说道,显然这老者就是重机厂的章厂长,章昌明。

“老章,这话我们不想听了,报告打了多少份了,但钱?一分都没有啊!”

“厂长,别坚持了,项目失败了,我们失败了。”

“是啊,失败了!”

看到一起奋斗的工友情绪如此的低落,章昌明眼底浮出一丝泪花。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项目失败了,厂子也要散了吗?

“同志们,我们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我们今天不追赶,以后就更追不上了,我们今天放弃了,我们后辈子孙会埋怨我们的。”

“老章,你怎么还不懂?”

“没有以后了,再搞下去,我们都要家破人亡了,还拿什么谈以后?”

“老章,今天我们来,是给你最后的通牒,今天以后,我们就不会再来上班了,厂子里把欠我们的工资,你给我打个欠条,从今天后,我们这帮人,就各奔东西了。”

章昌明嘴唇颤抖,一句话都说出不出来,从这帮老兄弟的眼中,他看到了决绝。

“好...给你们打欠条....无论如何,这个钱,我一定想办法给你要到。”

“打...欠条。”

看着眼前的一幕,李星锋连连咂舌。

果然,这个年代的自主科研,没啥好出路,毕竟科研就是烧钱。

“各位,我能问一下,你们口中失败的项目是什么?”

“数控机床!”王海刚一提问,好几个围着章昌明的老工人脱口而出。

听到这四个字,李星锋眼神瞬间凌厉了起来。

这玩意,他后世投资过。

房地产转了钱,他知道这个行业不长久,所以拿着钱进行了很多的投资。

其中,数控机床这一块的投资,他也参与了,为此还专门去了解这个行业。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国内第一个数控机床是出现在1958年。

只是比国际上晚了不到6年。

听着很牛吧!

但现实是,国际上在1955年,数控机床就已经进入工业领域,开始给航空航母生产配件了。

国内的虽然1958年出现,但是进入工业生产,要在1990年后。

没错,落后了几十年。

因为在1958年到1982年这个期间,一直没有突破,做出来的数控机床,根本无法应用于生产。

现阶段,国内几乎所有的数控机床,都是进口货,就包括他的厂子里的提花机,这就是从小日子进口来的,一款最为简单的数控机床。

而数控机床的生产,是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到很多门科学,很专业的知识。

这种东西,屈屈一个南方重机厂,玩的转吗?

真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咱们国家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是帝都青花大学生产的吧,基本上动用了举国的力量,型号应该是x53k1,但那玩意,也只是个样子货,只能看,不能用于生产吧!”

“你们的科学知识储备,资金储备,能达到当年的帝都青花大学?”

面对李星锋的提问,章昌明越过人群道:“达不到,但是这一块是国家的空白,总得有人来填补空白,不是吗?”

面对这样的老前辈,李星锋只能默默的竖起大拇指。

你伟大,你清高,你了不起。

“李总,买下这个厂子,我需要一批这样的人,给我打下手。”王海抓着李星锋胳膊,用着恳求的语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