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治病?朱佑樘之死!

朱高煦说完之后,就马上低下头,不敢在此时去看朱棣的脸色。

常年跟随大爹在外出征,朱高煦早已十分清楚,其性子到底如何。

好人皇帝,这几个字代表的含义,不言而喻。

朱棣阴沉着脸,抬头往天幕看过去,头顶上方的信息,尽数映入眼中。

召集大臣商讨国事,谦逊有礼,还有人认为超过了太祖皇帝,

呵,真是好笑。

没有太祖皇帝,哪里来的大明。

不管是哪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功勋永远是最大的,谁也无法取代。

原因只有一点,没有开国皇帝,那么之后所有的后世子孙,都很难有坐上皇位的机会。

一夫一妻?

朱老四又是笑了,弘治帝真是在乱来。

寻常百姓家中,施行一夫一妻还说得过去,以百姓的财力,养活多个子嗣也不是件易事。

而皇帝一夫一妻,像什么样子?

皇帝这个身份,代表的远远独立的个体,也不单单是朱家。

你坐在龙椅之上,身边只有一个妻子,固然有人会夸赞其专情,那又怎样。

若你没有足够的子嗣,只有一个皇子,那么是有可能养废的。

朱棣看到过朱厚照的事迹,聪明是聪明,做的某些事情实在让人无法过多言语。

不住皇宫,专门建镇国府,还有豹房这些供自己娱乐,他有把大明的天下百姓放在眼里吗?

为了自己享乐,朱棣有理由怀疑,没有事情是朱厚照做不出来的。

如果弘治帝的子嗣够多,就可以改而培养其他皇子,放弃朱厚照。

专情这东西在皇帝身上出现,弊大于利。

爱情,有个屁用啊,又不能当饭吃。

奇怪了,大爹怎么一直没有说话?

朱高煦暗道,在这莫名的气氛中,感到浑身不自在。

没来由地,突然说了一句,“弘治帝看起来,和大哥的性子有点子像啊?”

说完没过多长时间,朱高煦便察觉一道刺眼的目光,正紧紧地注视着自己。

“我,我说错了吗?”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朱高煦的声音悄然减弱几分。

朱棣一只手抬起,“老二,别乱说。

你大哥没有这么傻。”

“啪!”

又是一道巴掌落到脸上,朱棣语重心长地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老二,你要明白一点儿,咱这么做全都是为了你好。

要是旁人说这话,爹绝不会就这样轻易地算了。”

朱高煦:“.......”

这一次只是说的话变了,还不是和往常一样,打你一棒子,再给你个甜枣。

大爹,你以前给我画的饼,已经是够多了。

睁大你的双眼仔细看看,我像不懂事的三岁戏儿吗?

朱高煦在心里恨恨的想着,老爷子,你给我等着。

我现在只是在隐忍,等待时机。

总有那么一天,我是一定会报复回来的。

哼,你他么的就只会欺负人。

一只手揪住朱高煦的耳朵,朱棣拖长了声音,

“老二,你在是不是在咒咱?”

“没有没有,爹,你是了解我的。

我怎么可能会是那种人。”朱高煦连连摆手,朝朱棣解释。

“咱不相信你。”朱棣淡淡地说,一双眼睛止不住地转动,似是在憋什么坏主意。

朱高煦:“???”

你不相信我?

爹,你要不要重新听听这句话,你的话才没有可信度才对。

“把这场胜仗的相关信息整理出来,咱就相信你。”

朱棣一手指着前方,不急不慢地说。

“搞了半天,就知道使唤人。”朱高煦嘴里小声嘟囔一句,就乖乖地去做事了。

正德年间

朱厚照习惯性地把脚放在刘谨身上,眼里有不解神色流露,

“神奇,太神奇了。”

“陛下,你在说什么,需要奴婢为您做点什么?”

听到朱厚照的话语,刘谨连忙开口,生怕反应慢了一步。

拥有多年侍奉经验的刘大太监,早已把某些反应刻在身体里。

他们这种太监,心里很清楚,自己和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大不一样。

想要获得权力,唯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尽心服侍好陛下。

陛下高兴了,他们才能得到赏赐,以及某些肉眼看不见的权力。

这种权力来得快,去得也快。

“闭嘴。”

朱厚照的右脚用力一踢,便不再理会刘谨。

“父皇他,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么多年来,身边竟然只有母后一个。

换做朕,绝对是无法做到的。”

“刘谨,朕问你,你们太监有过女人吗?”

这话问得刘谨一愣,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太监是不能有正常人那样的生活。

想要以其他方法拥有女人,他们还是做得到的。

“奴婢曾听说过,有的太监有过女人。”

刘谨小声回答,话语里没有说自己的情况。

与皇帝交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少说多做。

你万一哪句话说错,惹得陛下不高兴,就很有可能因此丧命。

朱厚照来了兴致,“那你有过吗?”

一听这话,刘谨立即说,“陛下,奴婢一直恪守宫中规矩,是万万不敢行这等事的。”

哼,朱厚照嘴角一弯,对于太监说的话,听听就够了。

朱寿心道,父皇这么多年来,真的不腻吗?

崇祯年间

一袭龙袍披挂在身的朱由检,此刻正满脸羡慕地望着天幕。

“王承恩,你认为弘治帝是明君吗?”朱由检随意地说道。

“奴婢看很多文人,都在夸赞弘治帝英明。

有这么多人赞颂,弘治帝一定是明君。”

王承恩明白,自己根本就没资格评判大明的皇帝。

言辞间的内容,也尽是其他人的观点。

“呵呵,那群文人?”

朱由检冷冷地发出一声嗤笑,面露不屑。

看了这么多次的天幕,他的心里,早已是对文人失望。

在天幕呈现的画面之中,大明亡国,自己则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而那群成日间叫嚣着为大明牺牲的所谓文人,早就不知跑哪里去了。

甚至于,朱由检有时也在想,那些文人之中,会不会有人在外敌还没有攻入皇都时,就已是投降了外敌。

这种无耻之人,史书上不知记载了多少。

朱由检本身也没指望从王承恩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顾自地说道,

“弘治帝会被那群文人称为为明君,原因无非就是,充分信任文人。

自身做出的所有事情,也都符合文人的预期。”

“哼,也就是弘治生在一个比较好的时期。

英宗皇帝的烂摊子,早已被成化帝给收拾了。

那些建州女真,成化帝更是打得他们近百年都不敢抬头。

如此种种背景之下,但凡弘治帝不作死,都能成为明君。

就是这样,弘治帝还是对大明社稷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说着说着,朱由检的心思不自觉地飘到天幕上,

朕要是在那个时期,也是能做到那些事。

不说比弘治帝圣明,至少成为另外一个弘治不是问题。

幽幽叹了一口气,大明会亡国,真的不能全部怪自己。

大汉

长乐宫

“这,这是真的吗?”

汉高祖刘邦眨了眨眼睛,瞳孔中透出不可置信。

堂堂一个皇帝,一生中竟然是只有一个女人?

怎么看,都是有着一股匪夷所思。

大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坐上龙椅,成为了皇帝,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哪怕你一次性纳数十个妃子,都不会有大臣议论。

反倒会认为,你这是在为了国事着想。

妃子越多,诞生的子嗣也越多,也就有更大的机会,从中选出最适合承继大统的太子。

可,可你为什么只娶了一个妻子。

你这样子做,让我们这些皇帝怎么办?

“这当然是真的。”

吕后瞥了一眼震惊的刘邦,“你莫非忘记了,弘治帝只有一个皇子。

这,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锐利的目光淡淡地扫了一眼刘邦,“自己做不到的事,就认为其他人也不可能完成!

同样都是皇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刘邦:“……”

乃公的,我就想问问,这玩意儿有可以比较的地方吗?

弘治帝是什么性子,刘邦在天幕中已是了解过了。

一位信任文人的守成君王而已,就这样子,远远不能够达到朕的成就。

重重地哼了一声,“这样的皇帝,也就那群文人会喜欢。

你就看着,他的这些行为,对大明没有好处。”

似是为了证明刘邦的话,天幕又是很快发生了变换。

【朱佑樘在位后期,田地、户籍、军伍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空缺。

军伍的训练,也很是懒散,武备松弛。】

【这样不堪的将士,很难让人相信,是来自大明朝。】

【大明朝的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都是真正的马上皇帝,是能御驾亲征,上阵杀敌的君王。

他们的后代朱佑樘,非但不重视武备,反而使其倒退数十年。】

【不说太祖皇帝,哪怕下达过成化犁廷的成化帝,倘若是见到如今的大明朝的将士,恐怕都会气得给朱佑樘托梦。】

【军权毫无疑问是皇帝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权力,然弘治帝却如垃圾般放弃。】

【或许,真的在弘治帝眼里,所谓的兵权还没有文人的一句话重要。】

洪武年间

朱元璋脸色平静,这就是充分信任文人的下场。

一个皇帝,文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留下的烂摊子,还要让明武宗去收拾。

史上有不少的守成之君,他们也不像你这么蠢。

从某种方面上说,你是皇帝,整个大明天下都是你的。

那些文人,他们只是个提建议的东西。

至于建议施行起来是好是坏,他们是不会真正关心。

毕竟在很多人眼中,这天下与他们无关,他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

当然,这种想法不能说错。

作为皇帝,听取意见时,起码要想想,施行之后会有怎样的后果。

所谓的走一步,想三步正是这个道理。

许是心里还有担忧,知道朱标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朱元璋还是忍不住提醒,

“标儿,你以后可不要这样做。”

对此,朱标很是自然地摆摆手,“爹,你就放心吧,我可不会这么傻。”

大汉

汉武帝刘彻摇了摇头,“一片大好局面,居然被搞成这样。

傻子!”

一旁的霍去病适时开口,“陛下,微臣也是这样认为。”

作为皇帝,连兵权都不顾了,这是愚蠢到何种程度了。

你以为听着那群文人口呼明君,你就真的是明君了?

皇帝如何成为真正的明君,正确的途径永远是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百姓满意,让他们吃饱饭。

文人?

呵呵,你让他们摸着良心发誓,有在乎过百姓的感受吗?

在某些人眼里,估计忍饥挨饿的百姓,连路边的野草都不如。

“可惜了,成化帝做了那么多事,就因为有了这么个后代。

有的事,就是在白费功夫。”

转头看向霍去病,“大将军,你信不信这弘治帝会得到很多人心里,留下一个明君的形象。”

“陛下,微臣相信。

出现了这样一位帝王,那些文人岂能不大书特书。”

大秦

嬴政大手重重地一拍,一旁的王翦都被吓了一跳。

“这个朱佑樘,就不该坐在龙椅之上。

军备废弛,他想干什么啊!

难道等到外敌入侵,武将不用,让那些无耻文人冲锋陷阵。

真到了那时候,文人估计比谁跑得都快。”

“陛下,还真有那个可能。”

王翦低头说道,动作中带有恭敬。

“什么意思?”

始皇帝发问,一时间没明白王翦的话。

“陛下,您莫非忘记了?

天幕中出现过好几次大明的战役,在有的战役中,指挥作战的乃是文人!”

用人指挥武将,外行指挥内行,这样的配置,战斗不失败才怪。

哪怕侥幸获得了胜利,长此以往下去,大明军备的战斗力也只会越来越低。

直至完全丧失对战能力,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经王翦这么一提醒,嬴政也是想到了什么,立即道,

“王翦,你说起了这件事,朕有个想法。

大秦的将士,就由你来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也全权交由你来做。

从今日起,大秦就绝不能发生那样的事。

指挥武将的人,也必须是武将。

不懂军事的文人,他们也来指挥将士?

哼,这不是乱来吗?

哪怕是皇帝的命令,文人也是不能服众的。”

得到旨意的王翦也不迟疑,双手行礼,“诺,微臣领命。”

【大明的弘治帝,在位期间,总的来说,没犯太大的过错。】

【下达了不少利民的举措,除了军备以外,也是让大明有了新变换。】

【正值当打之年的弘治帝,还欲继续用更佳的方法治理大明,不料一件事发生了。】

【此事过后,再无大明弘治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