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还是得造假。”
实验室,阿姆斯特朗忽然说道。
“啊?”40岁的哈佛教授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怀疑自己幻听了。
“你没听错。”
阿姆斯特朗说道:“想要最快、无缝拿下胜利成果,那就必须要到时候能拿出草甘膦的成品来,所以一些数据我打算造假。”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支支吾吾:“这样,这样不好吧?”
阿姆斯特朗瞄了他一眼,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
毕竟是新挖掘的大牛。
就给点新手保护期。
这位教授的级别比小梅特兰.琼斯还要高。
诺奖级。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代宗师,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得奖原因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
鼎盛时期被称为有机合成史上的‘科里时代’
但这位一代宗师,科研组里先后有三个学生自杀,被指对待学生刻薄,给学生施压过度。
学术论文上也有一些人指责。
和小梅特兰.琼斯相似的黑历史,但比小梅特兰.琼斯强的多。
起码是逼着人学生自杀,而不是像小梅特兰.琼斯被学生逼的退休...
话说回来,哈佛真是来对了。
才来一段时间就挖掘了不少大牛和小牛。
拉斯维加斯做‘好人好事’赚到的都贴出去大半。
不过很值。zusi.org 狐狸小说网
有了他们的帮助,阿姆斯特朗的草甘膦研发工作已经推进大半。
过去一段时间,阿姆斯特朗一直在学习化工方面的知识。
进入哈佛,阿姆斯特朗更是开了十倍超频,快速学习完前置知识之后,和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领头,基本上已经把草甘膦的工业合成和几个难点都攻克。
使用的方法,就是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研究的‘计算机化学’
用计算机的算力,准确仿真各种生物及材料,模拟合成一种新型化合物。
以往实验室人工合成一种新型化合物的过程繁琐而复杂,实验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经历了许多失败的实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计算机化学对实验进行大量的预先筛选,大大加快了这一研究的进程,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阿姆斯特朗现在没那么好的计算机,但他的脑力比计算机还要好用。
纯靠芯片级的脑力去推演,再加上上辈子的信息优势,让研发速度快了无数倍。
工业上有两种主要方法合成草甘膦。
主要是甘氨酸法、IDA法两种工艺。
这两种方法都通过Kabachnik-Fields反应进行。
——在有机磷化学中,Kabachnik-Fields反应是由胺、羰基化合物和膦酸二烷基酯(RO)2P(O)H(也称为亚磷酸二烷基酯)形成a-氨基甲基膦酸酯的三组分有机反应。
氨基膦酸盐是一些重要的合成靶标,作为a-氨基酸的磷类似物(一种生物等排体)
这种多组分反应在1952年发表。
实际上五六十年代,也是生命科学大跃进的时代。
为之后新药的喷涌缔造了基础。
然后就是厚厚的专利、工艺和技术壁垒,增加后发国家的赶超难度。
兔子的五六十年代......总有比研发药物更重要的事情。
总之,第一种是将亚氨基二乙酸和甲醛与亚磷酸反应,氢膦酰化产物的脱羧得到所需的草甘膦产物。
有时使用前两种试剂的曼尼希反应产生的水由三氯化磷原位形成。
第二种是使用甘氨酸代替亚氨基二乙酸。
这避免了脱羧的需要,但需要更仔细地控制化学计量,因为伯胺可以与任何过量的甲醛反应形成双羟甲基甘氨酸,在后处理过程中必须将其水解以获得所需的产物。
兔子主要的工业合成方法是后者,同时也在回收三乙胺和甲醇溶剂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尝试完全消除对三乙胺的需求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工业合成工艺虽然主流的只有两种,但草甘膦的配方却有几十个商品名。
具有不同的溶液强度和各种助剂,截至2010年,市场上有超过750种草甘膦产品。
针对鹰酱在老越的需求,阿姆斯特朗打算选用草甘·三氯吡配方。
这是由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复配而成的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对树木的效果非常好。
生产工艺选成熟的IDA法,采用‘氢氰酸-亚氨基二乙腈’生产。
产品质量高、操作环境好、便于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虽说是打算把工厂建造阿三,但起步阶段还是要在米利坚起步。
这种方法也容易建立起专利壁垒。
源头原料也容易控制。
草甘膦源头原料就是甘氨酸和黄磷。
二者合计占原料成本80%。
源头没控制住,那就会像2021那年一样,上游的无良商家囤货,几个月时间就让草甘膦的价格从2万/吨飙升到了8万/吨。
真.发疫财。
链条控制好了,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就能拉满,就能让橙剂和孟山都们尝尝来自兔子祖传便宜大碗的铁拳。
唯一的问题就是门槛比较高,流水线很多设备都要新研发出来。
实验数据也要时间去通过认证。
打通关系什么的都好说。
阿姆斯特朗最擅长就是打通关系。
就是这数据,太消耗时间。
“所以要造假。”
阿姆斯特朗说道:“你也没必要惊讶,化工造假不是很常见吗。”
未来有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事件。
2014年1月29日,两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全球干细胞学界的关注。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霓虹理化学研究所细胞再造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小保方晴子。
在论文中她表示发现了一种能更简便培养多能干细胞(STAP)的方法,这预示着未来像更换零件一样简单的器官移植成为可能,一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小保方晴子被视为国宝,甚至被追捧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霓虹居里夫人’
结果被发现是学术造假。
南韩也有克隆之父黄禹锡造假事件。
时任首尔大学教授的黄禹锡,领导研究团队先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成功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患者匹配型干细胞。
然后调查证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
德意志有舍恩事件。
1998年舍恩加入鹰酱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先后与2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一口气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全球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
通过伪造数据,用所谓的‘分子晶体管’糊弄了包括权威期刊编辑在内的许多人,过于嚣张的他甚至在不同的学术论文中使用一样的数据。
然后就悲剧了。
学术造假事件震撼了整个科学界,成为了物理学史上最大的丑闻。
米利坚也有比罗·安韦萨的干细胞造假事件。
原本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国际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在心脏、肺、胰岛干细胞等研究方面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因为干细胞造假事件,哈佛大学要求撤稿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比罗·安韦萨博士高达31篇关于心脏干细胞的研究论文。
最后,比罗·安韦萨教授已经关闭了哈佛的实验室,从哈佛医学院离职,学术生涯到此结束。
要说干净,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干净。
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学术圈腐败是出了名的。
之前还有论文专门研究他们学术近亲署名的问题,大量文章存在同姓亲属署名的现象。
相对来说最泛滥的还是生物、化学和医药领域。
生物、化学和医学类的实验90%以上都重复不出来。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基础医学实验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实验试剂的品牌甚至批次都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这就有点像炒菜,有的时候菜谱复杂了,一样的材料、一样的配方,菜鸟就是炒不出来那个味道。
大家都比较诚信,所以炒不出来也就自认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俗话说得好,人总要恰饭的。
有的菜鸟发现自己老是研究不出来新的菜谱,老板不给发工资了。
情急之下,就动起了歪脑筋,自己杜撰出了一道菜谱。
然后宣称这道菜需要有很高水平才能炒出来。
吃瓜群众只是看看这道菜谱编得很华丽、看看做出来的菜的照片色香味俱全,就开始点赞了。
化学材料论文即使是真实实验结果,你让作者再自己复现一次别人都不一定能重复出来。
人家自己本来就是做了N次重复实验撞了一次狗屎运做出来的。
本质上就是对名誉看不看重了,不看重的话,造假也就造假了,有利益就行。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造假,人家不是活得好好的,名利什么的都有。
例如汉芯一号造假。
2006年1月17日,兔子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的发明人,魔都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被爆弄虚作假,将从鹰酱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
被撤职之后,陈进目前仍然是数家上市公司如‘魔都领微科技有限公司’、‘魔都硅宝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和‘魔都硅盛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东。
还有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
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剽窃论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了以后,还是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同样论文抄袭的魔都大学博导陈湛匀,只是被免了副院长一职,仍为魔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国内国外都有。
国内学术圈和国外学术圈,本质是一样的。
只是前者是杀马特流氓,后者是西装黑手党。
国外的相对要更体面一些罢了。
只要是人就有人性,不会因为是哪个国家就有区别。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