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差点没吓死姑奶奶的良策

第279章差点没吓死姑奶奶的良策

“孙光银这家伙,道貌岸然,仗着有背景,软硬兼施,在厂里拉帮结派,你要不听他的,他就想办法弄你,卑鄙无耻!无耻至极!无耻小人!”

“呃……”

80百货里间,房门关起,好歹算个斯文人的林敬民,跳脚大骂,怒不可遏。

李建昆瞅着他头发都有些滋起,仿佛过电一般,也是没料到一个名字让他气成这样。

“建昆,没用的,不把孙光银搞下台,和平刀具厂不可能起死回生。我虽然没证据,但你想啊,他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把我一个不陪他喝酒,不收他好烟的会计,搞出厂子?”

李建昆沉吟,果然跟他揣摩的差不离。

和平刀具厂上层一拨人,只怕都被孙光银“拿下”,沆瀣一气。

“建昆,街道敢不敢下定决心弄他?如果敢,用得着我林敬民的地方,我愿为马前卒!”

李建昆:“……”

会计发起飙来,气性也是真不小啊。

不过想想又情有可原,孙光银不仅让他在里头蹲了几个月,可以说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转折,险些没有自戕……

“难。”

李建昆不想忽悠他,且不提孙光银的硬实背景,从姑奶奶的话中不难听出,街道办对孙光银并无怨气。

该说不说,对上对下能把关系经营到这种程度,这个孙光银还真是个人才。

生不逢时,放到日后的商界,一只大奸商无疑。

林敬民长叹口气,有气无力歪坐在背靠椅上。

李建昆从塞满货物的棕绷床上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摇着头离开房间。

普通人是脆弱的,是卑微的,在面对许多问题时,真的无能为力。

搁哪个时代都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他奋力往上爬的原因。当功成名就时,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全是好人。

“诶?阿彪,鲁娜呢?”

李建昆此时才发现,铺子里少了些养眼的事物。

“噢,请了一天假,说是要陪朋友去趟乡下。”

王朋友吧。

李建昆迟疑一下,道:“阿彪,有件事我得跟你知会一声,免得你和亚军日后怨我。”

“啥?”

“鲁娜,可能搞对象了。”

“什么?!”金彪大惊失色。

戳在旁边的小龙噤若寒蝉。还得是昆哥啊,这事也就他敢点破。

好半晌后,金彪仿佛失魂落魄,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谁?!”

“这我不能告诉你,说了保不齐鲁娜得怨我,你还是自己问她吧。”

李建昆顿了顿,道:“阿彪,看开点,感情是两情相悦的事,强求不得。好姑娘多的是,以你和亚军的条件,还怕讨不到媳妇儿?”

这两人现在可都是实打实的万元户。

主流思想再怎么瞧不起个体户,普通老百姓家庭总要吃穿用度,有时候还是得向现实低头的。

在阿华烧麦铺对付一顿午餐后,李建昆如约前往东升街道办。

下午一时许,周慧芳带着两名街道干部,包括他一共四人,来到和平刀具厂。

李建昆还是头一回进院,四下打量,厂子规模一般,两间苏式礼堂式的老建筑作为厂房,另有一排红砖瓦房、一栋两层红砖楼。

“小李,先逛逛厂房,还是直接去行政楼?”

“去厂房看看。”

厂房里光线略显昏暗,各种嘈杂声不绝于耳。

里头的设备很有些年头,比如融铁的炉子,李建昆一瞅造型,便知道是大跃进时期留下来的,彼时几乎每个公社每个街道,都有一只熔炉。

各家各户踊跃支持,家里除留下一口烧饭的锅、一把火钳,一把菜刀,其余但凡是铁疙瘩,几乎全送过去融了。

两间厂房,一间负责下料,一间负责制造,分工有序。

工人大约两百号。

手工作业,倒也不嫌多。

厂里只生产一种东西,菜刀。非常原始的生产方式,锤砸矬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