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献粮食

听着这位狠厉的新君的这些话,文武百官们的脸色都瞬间惨白了起来,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就算是刚才准备了一肚子想说的话,也都压回到肚子里去了。

能站着在这奉天门前参加大朝会的,谁也不是简单的。

现在都知道这位新君意已决,谁敢多说什么?

那就是自己送死。

看到大家都没有再说什么了。

朱柏看着躬身拱手的刘三吾。

“刘三吾!”

“微臣在。”

“朕刚才说的话,你都明白了吧?”

“启禀陛下,微臣都明白了,这几天,微臣就去联系应天城和周边的那些米粮行,把国库中的八万石米粮换成糟糠。”

刘三吾匍匐的跪着在地上。

他知道。自己要是做了这事,指不定会有多少人在背后骂自己。

可是自己作为臣子,不得不奉皇命办事啊。

而且他现在可是文臣之首,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他看着呢。

“七天,朕只能给你七天时间。”

“七天时间内,你可以用任何人,任何办法,只要能够弄到确保这两省受灾情影响的百姓有足够支撑三个月的吃的。”

朱柏坐着在皇位上,冷声道。

“臣领旨。”

刘三吾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领了旨意了。

一石米粮可以换取五石甚至六石的糟糠。

如果把国库里的八万米粮都换成糟糠的话。

那就是有四十万糟糠。

一个省二十万石。

二十万石的粮食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够了。

不够就再想办法。

起码能支撑上一段时间了。

朱柏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目光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文武百官们。

沉声道:“众位卿家,虽说朕是年轻了一些,新君登基,朕为皇子的时候,对各位大人虽然说不上是多么了解,但是也略知一些各位的底细。”

“朕也不知道你们不愿意辞官告老,究竟是为何。”

“可是,有一句话朕还是想跟各位好好说一下的,你们身为大明的官员,都高居于庙堂之上,有的时候真的心里有大明的话,可以尽一些自己的力的。”

“如果这个天灾的时候,还让朕知道你们有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敢对百姓的救命粮动手……”

说到了这个,朱柏故意停顿了下来。

没有说话了,而是挥挥手,隐藏着在紫禁城的数百道身影瞬间从四面八方出现在了这里。

这些人都全部穿着黑衣,腰间配着宝剑。

天地玄黄四楼的影卫。

看到天地玄黄四楼的影卫都出现在这的时候。

满朝文武都不由得心惊胆战了起来。

他们都懂朱柏的意思了。

都察院的一位御史举起朝板,出列高声道:“陛下,老臣愿为大明百姓捐赠一千石米粮。”

听着他的话,朱柏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

他先开口。

其他的文武百官们也都开始接二连三的说了。

“陛下,臣愿献上粮食八百石。”

“陛下,臣愿献上粮食六百石。”

“陛下,微臣愿为陛下分忧,献上米粮一千石。”

“……”

仅仅是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五十多位大臣都开口愿意捐赠粮食的。

这也是朱柏想要的。

因为他知道这些大官们,谁手里会是没有钱的。

难得是那些清贫小吏和死读书的人而已。

比如许衍那样的。

他们每个人给个一千八百石的粮食,就能换到新君的高兴和好印象,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好。”

“都不错。”

“各位不愧是我大明的国之栋梁。”

朱柏大手一甩,语气里满是高兴。

随即对着下面的这些官员们,说道:“既然各位都有心为朕分忧,那朕就让这些天地玄黄四楼的影卫去每位大人的府邸上讨要。”

“各位下朝了回去以后,都准备好,毕竟这些受蝗灾影响的百姓们,还在嗷嗷待哺呢。”

听了朱柏的话。朝臣们都是面面相觊的看了一眼。

但还是赶紧举着朝板道:“是,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

下朝了以后。

这些文武百官们三五成群的一起走着。

在他们的脸上都是严肃的表情。

尽管每个人一千八百石的粮食,对于他们来说不算是什么。

可是突然地就要他们拿出这么一笔粮食。

说起来,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你们说陛下为什么要这么的把好的米粮换成糟糠?”

“现在陛下是新君登基,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当然也是想要在陛下面前立个仁君明君的牌子。”

“可是用糟糠来给人吃?陛下就不怕百姓们闹起来吗?”

“管他呢,这可是陛下自己的决定,又不是我们让陛下这么做的。”

“对,关我们什么事。”

“对了,今天老夫请客,各位都来老夫府上搓一顿吧。”

看着这些一个个离开的文武百官们。

刘三吾和蓝玉走着在最后。

蓝玉看着刘三吾,开口道:“刘大人,你说陛下现在真的是为了抵抗蝗虫的?”

刘三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看着前面三五成群的走着的文武百官们,说道:“永昌侯,陛下要做的事情永远都是我们想不透的。”

“现在大明的皇位上换了人,到底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这些人谁能不小心翼翼的。”

“尽管你我二人都是有从龙之功的,可是……哎……”

看着刘三吾在这的唉声叹气。

蓝玉好像也明白了什么,眉头紧皱着问道:“难道,陛下是想要改革?”

刘三吾沉默着没说话。

而是抬头看着此时已经乌云密布了的天空。

喃喃自语道:“大明朝的天,是要彻底的变了啊,变了……”

………………

大明。

应天城的菜市场这里。

现在这里被人围的水泄不通的。

两张告示被官府的人贴着在这告示榜上,告示上说的,就是今天在朝堂上说的。

“新君这才登基几天啊,根基未稳就想要如此的开始改革了,果然是年少气盛。”

“新君做的这叫什么事?居然把我大明国库中的米粮都换成糟糠?”

“用米粮换糟糠,新君的脑疾怕是还没好把?”

“米粮是多少钱的,糟糠才多少钱啊?”

“现在山西和山东那边听说是闹了蝗灾,新君或许这是早做准备。”

“呸,有这么准备的吗?把米粮换成糟糠给人吃?那是给猪给畜生吃的,陛下把我们当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